2.新聞傳播模式的諸多變革是後新聞業時代的端倪。在新聞傳播模式上,點麵為主的傳統大眾傳播模式,或者說以新聞媒介組織為中心而向社會四周擴散傳播的單向傳播模式,以及簡單的互動模式,可能被新的傳播模式所代替,至少現在已經受到重大的影響。也就是說,以媒介組織形式生產的職業新聞的壟斷地位將受到嚴重的衝擊,在新技術(比如初級的BBS技術,電子郵件技術,到相對比較高級的博客技術、播客技術、威客(Wiki)技術等)支持下的“民間新聞”將會迎來春天。事實上,自從網絡傳播技術運用到新聞傳播領域之後,傳統的新聞傳播模式已經出現了諸多變革,有些變化可能就是後新聞業時代的端倪。人們看到,“網絡媒體的傳播,既有一對多的傳播模式,除此之外,還有一對一、多對一、多對多的傳播模式。網絡媒體所采用的,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傳播方式。”
而在新聞傳播業時代是以新聞傳播組織、機構為核心的“中心化”的傳播方式。“‘去中心化的傳播’,使新聞傳媒和收受者的關係建立在更為平等的基礎之上。”“從‘樹立中心意識’的傳播到‘去中心化的傳播’,無疑是傳播方式的一種曆史性的進步。這種進步的最大意義就在於:收受者作為傳播過程中的重要主體,其主體性無論從理論上還是實踐上都得到了確認和尊重,作用得到了高度民主強化和充分發揮。”而在“去中心化”的趨勢下,“媒體將從信息的主體提供者,變為信息的網際組織者;從信息的單向發布者,變為信息的全程管理者”,這樣的判斷和當下的現實還不太符合,但很有可能是後新聞傳播業時代的景象。
3.新聞“產消者”的出現是後新聞傳播業時代的主體標誌。與傳播模式變化有著內在聯係的是,新聞傳播要素(傳播內容、傳播者、傳播媒介、收受者)之間的關係變化,已經出現了不同於傳統新聞傳播業時代的新景象,集中表現在傳播者和收受者關係的變化上。在網絡及相關技術支持下,人人都是傳播者已經成為事實。盡管在常態情況下,組織化的職業新聞傳播者保持著優勢,但在有些情況下,民間的個人傳播者會在一定的時期內引領新聞傳播的走向。昔日那些多少有些被動的收受者,今天變為了主動的、具有創造性的、社會化的、公共化的新聞信息(不限於新聞)傳播者,這種傳收關係的變化,對傳統的以媒介機構為核心的新聞傳播模式帶來重大影響,對新聞的整體社會構成帶來重大影響,民間新聞的地位和影響越來越大。好多年前,美國的一位學者在清華大學發表演講時就說:“今天,在世界的任何地方,無論在成都也罷,西藏也罷,每個人都可以把信息放到網上。如果該信息的確有價值,就可以慢慢地傳播到很大的範圍,最後成為轟動世界的消息,這很危險,但同時也很激動人心”。
今天,我們看到了另一番新的景象,維基(Wiki)技術維基(Wiki)技術就是組織大規模協作以獲得無限創造能量並使其創造物為社會共享的技術。為人類提供了一種新的信息創製模式,當然也為人類提供了新的新聞傳收模式,它使所有人在原則上既是新聞的創製者,也是新聞的收受者,即傳播者、收受者角色在雙重化、一體化,新聞成為所有參與者共同的作品,共同的產物,可以說,一種新的角色——產消者(prosumers)——在新聞活動中已經出現所謂“產消者”,就是說消費者同時又是生產者,這其實是精神產品消費中的典型的、也是普遍的現象。消費者在消費中生產,在生產中消費。精神產品的消費過程,也是再創造、在生產的過程(解釋學反複論述的核心正是這一點)。在新的技術條件下,這種再生產能夠以新的產品形式傳播出去,不像過去隻能在邏輯上存在這樣的過程。這與傳統新聞傳播業時代傳播者與收受者的關係相比,發生了質的變化。因而,維基新聞形態的出現,也許會成為後新聞傳播業時代生成的一個重要標誌。事實上,有人已經作出了這樣的判斷,“傳統媒體壟斷的新聞信息傳播將因公眾的參與而走向媒體與公眾共同運營新聞信息傳播的新時代。”
然而,我們還應該注意到事情的另一麵:在經濟全球化的宏大背景下,在新自由主義思潮的鼓動下,新聞傳播業(特別是主導著世界新聞業整體狀況的西方新聞業)正在發生劇烈的變革,與十幾年前相比,已經大不一樣。全球性的媒體“巨無霸”破土而出,改變和動搖著整個世界的新聞傳播生態和秩序,甚至改變著新聞傳播與政治、經濟、文化等的傳統關係,改變著傳播者與收受者的傳統關係。新聞媒介(集團)的勢力越來越強大,影響力越來越大,收受者在它們麵前,顯得異常的渺小,因而媒體傳播的新聞以及其他信息不是按照收受者的願望和需要選擇的,而是傳播者按照自己的願望和需要給予的。人們渴望的傳收平等關係、互動關係,實質上帶有烏托邦的色彩,隻是一種美好的理想和願望而已。有研究者認為,伴隨著新的媒介壟斷,媒體越來越追逐商業利潤,唯利是圖,玷汙了新聞和公共機構的正統精神,更為嚴重的是,“媒體已經成為一股明顯的反民主的力量,這種現象不僅僅發生在美國,它甚至蔓延到全世界”。看來,新聞業的未來,並不是一派樂觀的民主景象,新聞內容不會是簡單的民間創造盛宴。後新聞傳播業時代的新聞傳播,到底會有怎樣的景象呈現,仍然是不十分明朗、不確定的。傳統新聞傳播業時代之後的新聞業,到底將會給人類社會的發展帶來什麼樣性質的影響,還需要我們認真地探索,也需要耐心地等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