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張歎”一慣的德性,請個把月的假期是沒什麼問題的,重要的是要把父親擺平。順便還要請他替阿福撒個小慌。張歎再次搬出了華佗的不世傳人,說是救他的老爺子看中他的資質,要收他為弟子雲雲,父親糊裏糊塗的就答應了。
然後就是和阿靈和倩兒道別。
“什麼?到山裏修煉?”阿靈大叫起來,倩兒紅了眼,一個勁問什麼時候回來,張歎說:“不久的,個把月的時間,阿福和我一塊去。”
“有福不享,修什麼煉啊!”阿靈喃喃道。
張歎說:“怎麼說我這條命也是人家給的,人家就是說要拿回去我也沒什麼好說的。”
阿靈不答話,倩兒伸出手,“祝你好運!”張歎默默地輕握,心裏徒增了幾分惆彰。
“早去早回!”阿靈說,張歎正要說什麼,阿靈一下擁入他懷中,抽泣~~~
~~~~~~~~~~~~~~~~~~
會去一個什麼樣的地方?一路阿福就不停的問張歎。“不知道,反正肯定是人煙稀少,野獸出沒的深山老林就是了。”張歎故意嚇阿福。
阿福真嚇了一跳,“不會吧?我們可是一點基礎都沒有的,會不會難度太高了?”“既然人家叫我們去,肯定有他的道理的,況且,收不收你還說不定呢!”張歎說。
“老天保佑我不合格~~~”阿福喃喃自語。
兩人在橋墩下找到了浮遊,張歎跪下行禮,阿福見狀,也跟著一起叩頭。
張歎說:“師伯,就是他了。”然後示意阿福把早寫好的帖子遞上去。阿福醒悟,忙把帖子遞給浮遊。
浮遊接過帖子,看一眼,說道:“行!走吧!”
就這樣,張歎和阿福兩人開始了“慘無人道”艱苦的修煉。
日後張歎曾問浮遊怎麼也不考驗一下,一下子就答應收下了阿福,浮遊說看那小子的熊樣,笨頭笨腦的,和他年輕時倒有幾分相像,心裏也就有了幾分歡喜,於是就收下了,反正華山的秘法密術本就有改善人的氣質體格的功效,就不計較那麼多了。
浮遊領兩人去的地方,其實離市內不遠,雖說不上是野獸出沒的深山老林。但人是沒一年半載見不到一個就是了。也不知道浮遊是如何找到這裏的。
“從最基礎的開始,阿雲你也不例外。和阿煙一起從頭練起。”浮遊嚴肅道。
“弟子遵命。”張歎和阿福高聲應到。
在來時的路上,張歎已把自己的身世告訴了阿福,阿福和張歎同輩,是“雲”字輩,浮遊賜道號“煙雲”。
浮遊的行事方式和浮白不同,浮白講究的是穩打穩紮,一步一個腳印,教導弟子用的是華山曆來的那一套,浮遊則不然,他自己行“苦行”,對門下也要求那樣,“大練小使”是他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
“你要想一劍消滅妖邪,練習時就要練上千萬劍!”“練,關鍵是練,你不練,什麼密法都是枉然。”這是浮遊的哲學。
“錯了,重做一萬次!”張歎和阿福最怕的就是聽到這句話。
課程排得滿滿的,其中許多離奇古怪的項目,連張歎都聞所未聞。
修煉一般從子時開始,修習華山派的睡功一個時辰,浮遊說,那其實算是休息了,不過阿福開始怎都想不明白,在樹丫上躺著能算是休息嗎?況且隻得兩小時~~~
然後從那座海拔大概3000米的山的山底跑上山頂~~~那隻是熱身,在山頂站夠“渾圓樁”兩小時後,再行“轉天尊”的法門,說白了就是繞圈子,口念道號,手結手印,浮遊則站在圓圈中央,不時朝兩人扔樹葉,訓練兩人的身法。那樹葉灌注了浮遊的真氣,打在身上可不是開玩笑的。
再後麵可以到山下洗一下身上的臭汗了,開始時張歎和阿福是那樣想的。不過當浮遊一把把兩個腦袋按到水裏時,張歎就明白了,這也是一個項目,是練“龜息”。張歎已結丹進入胎息狀態,這個自然難不到他,阿福就慘了點。
末了還要變態地拿岸邊的石頭砸自己,“天啊!這不內傷了嗎?”阿福擔憂地說,“別偷懶了,你認真按我教的‘活絡錘’法門去做,大不死你的。”浮遊嚴肅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