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王兄,夫子問你:‘初日照鳳樓,流彩連朱檻,昔年壯誌將題柱。’的下聯。”五王子小聲的提醒道。
弘謹就像沒有聽到他們的笑聲,聳聳肩,毫不在意的回答:“本王這怎麼會知道啊!”
那位夫子顫巍巍的指著弘謹,嘴裏喃喃念道:“孺子不可教也,孺子不可教也!”
麗研貴妃狠狠的瞪了弘謹一眼,眼中滿是警告的意味。
“既然不懂,就給朕認真的去聽聽那些人說的對子。”皇帝嗬斥道。
“是。”淡淡的回答了一句後,弘謹便放下手中的書,重新抬頭看向場中。
“哼,既然不會就學著點,不要以為自己很了不起,拿著本書就可以裝作很有學問,學問都是要靠一點點累計的,不是三天打魚,兩天曬網就行……”繼皇帝嗬斥弘謹過後,那位夫子也開始在數落弘謹,似乎弘謹剛剛的行為就是十惡不赦似的。
看到弘謹受到數落,在場的人大多數都看著弘謹竊笑,眼中滿是幸災樂禍。
弘謹皺眉,他知道文人都是有傲氣的,更何況那位夫子是作為華陽大朝最有才識的人,所以他也打算忍一忍就算了。
可沒有想到對方卻越來越過分,竟然當著整個宴會的人和武陵帝國的人麵前,不停的數落他,好像他就是一個不學無術的紈絝王子,根本沒有可取的地方。
而皇帝、麗研貴妃以及丞相慕容裘並沒有打算為他說話,任由他被那位夫子罵,甚至連阻止的意思都沒有!
難道我就要這樣忍下去,忍受他們的白眼、不屑,甚至是嘲笑嗎?
弘謹心裏緩緩升起一陣怒火,雖然他一直表現的很淡然,但不代表他就沒有感情,任誰被這樣一直看不起,心裏也會慢慢的不甘,就連弘謹也一樣。
弘謹他雖然是一直裝的很平庸,不想露出自己的不同,可是沉默的羔羊也會有雄起的一天。
他的確不會對那個對子,但是這又有什麼關係呢?比別人多了中華五千年的文化精華他,搞定這樣的事還不是分分鍾的事情嗎?
雖然上輩子他是個孤兒,但是他卻對古文古詩等了解甚深,唐詩宋詞信手更是可以拈來。
如果上輩子他的命運不是那麼坎坷的話,他相信靠著這門手藝,他的生活一定有所不同的,可惜,生命沒有如果二字的。
上一輩子,他一出生就被他的親生母親拋棄到一家孤兒院的門口。
聽別人說,那是一個大雨瓢潑而有寒冷的淩晨,如果不是那家孤兒院的老院長半夜起床上廁所,剛好聽到門口有嬰兒叫聲,堅持出去開門看看的話,也許他還沒有看到他人生中的第一次太陽,他就已經死去。
這樣想著想著,記憶就如同開了閘的洪水,鋪天蓋地的撲向弘謹,把他徹底淹沒。
那一年,雖然老院長把他從門口帶進孤兒院,可是又冷又餓且全身濕透的他大病了一場,差點兒在那場病中死去。
小時候的他從別人那裏知道這個真相後,弘謹對她的母親是怨恨的,怨恨她迫不及待的把自己扔掉,連自己的生死也不顧;怨恨她不愛他卻把他生出來,又把他丟棄掉。
其實上輩子的弘謹經常會想,如果當初的老院長沒有聽見他的叫聲,就讓他在那場雨中死去,那麼他是不是不用經曆以後發生的事情?是不是不用在卑微的生活中苦苦掙紮?
如果那場病就讓他死去,那麼他是不是可以不用經曆黑暗的社會?也是不是可以不用得知被拋棄的真相?幹幹淨淨的回到上帝的懷抱了?
當他恢複健康後,老院長幫他取名為:謹,這是老院長特地從《易經·乾文》一書中找到的。
“庸言之信,庸言之謹,閑邪存其誠。”,意思就是大德之人日常言論說到做到,日常行動謹慎小心,防止一切邪念,心存誠實。
而老院長就是希望他不要走上邪路,做一個誠實的大德之人。因為那時候的他身上沒有任何身份證明,所以老院長就讓弘謹跟他姓,最後取名為:肖謹。
雖然老院長對他有很高的寄予,也對他很好,但是弘謹對老院長沒什麼印象。因為老院長在他兩歲時就已經離世了,而這些都隻是弘謹從別處聽來的。
不過雖然如此,但弘謹他還是深深的記住了曾經有這樣的一個老院長,救了他的命,給予了他很高期望。
每次他想要有歪路時,他就會想想自己的名字,然後想想那個對他寄予厚望的老人,於是他才黑暗的社會中堅持了下來,出淤泥而不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