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行
革命聖地延安,毛主席舊居,潺潺延河水,巍巍寶塔山,魂縈夢牽:何時去趟延安?這次去沙市開會,歸途經領導批準,輾轉武漢——西安,再登上西安——延安的班機飛往延安……
讀者會問:你到了延安有什麼感受?我說:很多,而且又很深!
一、“延安窯洞裏出馬列主義”
看了鳳凰山、楊家嶺、棗園、王家坪毛主席住過的窯洞,看到毛主席進行艱苦地理論創作、奮筆疾書的幅幅照片,感觸極深。主席在棗園就寫了《學習和時局》、《為人民服務》、《論聯合政府》、《愚公移山》、《抗日戰爭勝利後的時局和我們的方針》、《關於重慶談判》等許多著作,其中收入《毛澤東選集》的就有28篇。主席為什麼在窯洞燈光下寫作,甚至通宵達旦,木炭烤著了棉鞋也不知道?主席深深懂得列寧的話:“沒有革命的理論,就沒有革命的運動。”在一個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國家裏進行革命,沒有理論指導,不用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武裝幹部怎麼能有革命的運動呢?實地一看,對“延安窯洞裏產生馬列主義”,有了新一層的認識。我們今天仍然要很好地學習毛主席的著作,完整、準確地掌握戰無不勝的毛澤東思想。
二、指揮部設在窯洞裏
毛主席指揮全國千軍萬馬的指揮部設在哪?就設在延安窯洞裏。毛主席在陝北窯洞裏,縱觀全國革命形勢,高瞻遠矚,用兵如神,運籌帷幄,決勝千裏。一封封毛主席起草或簽發的電文從窯洞傳出去;一張張捷報從全國各地經過無線電波傳到窯洞來。斯諾先生感慨地說:“毛澤東在世界上最小的司令部裏(指窯洞),指揮了世界上最大的人民戰爭。”
三、“窯洞大學”
如今的大學,建有高樓大廈,各種科研儀器應有盡有。當初延安辦的大學都在窯洞裏。沒有窯洞,就自己動手挖。毛主席看到抗大學員熱火朝天地挖窯洞,激動地說:“你不要小看挖窯洞,這是挖開知識分子同工農隔開的一堵牆啊!”又說,“你們建築校舍的勞動熱忱很高,開始表現了成績,這是很好的。這將給我們一個證明:在共產黨與紅軍麵前,一切所謂困難是不存在的,最嚴重的困難也能克服,紅軍在世界上是無敵的。”在那種困難的物質條件下,延安辦了20多所大專院校,培養了數十萬革命幹部,其中僅抗大先後培養了10多萬幹部。把全國各地奔向延安的革命青年經過“革命熔爐”的鍛煉再派往全國去。抗大學員在華北、華中和華南解放區,在抗日戰爭中起了重要的骨幹作用和先鋒作用,使敵人聞風喪膽,以致日寇內部提出這樣的條件“為換1個抗大學員,寧願犧牲20個士兵”。種地需要種子,革命也需要“種子”。如果黨中央、毛主席當初不辦“窯洞大學”,準備好了大批革命幹部,日寇投降之時能有大批大批的幹部奔向全國戰場嗎?延安培訓幹部、辦高等教育的經驗,今天也應吸取。有的同誌認為,幹什麼都有錢,一辦教育就感到沒“錢”。“說起來重要,幹起來次要,忙起來不要”。如果不搞好教育事業,不抓幹部培訓,不是會影響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嗎?
四、白龍馬
毛主席當初給抗大學員講過《西遊記》中唐僧騎的那匹小白馬。他風趣地說:“你們別小看了那匹小白龍馬。它不圖名,不圖利,埋頭苦幹,把唐僧一直馱到西天,把經取了回來。這是一種樸素、踏實的作風,是值得我們效法的。”說來也巧,毛主席轉戰陝北騎的也是一匹“白龍馬”,跋山涉水,與敵人周旋,指揮全國的解放戰爭。行程2000華裏,路經12個縣,37個村鎮。這匹“白龍馬”是從哪裏騎來的呢?是從遵義騎到了陝北。“隊伍出了遵義向北進發……毛澤東也是第一次騎著高頭白馬走在隊伍的前頭(該白馬已製成標本,現陳列在延安博物館內)。”([美]哈裏森·索爾茲伯裏著《長征——前所未聞的故事》)在延安育才學校(原延安保育學校),我問過六年級學生苗莉(女,13歲)和李平(12歲):“延安革命紀念館裏有毛主席騎過的大白馬,你倆看到過沒有?”“看過!”“有什麼感想啊?”苗莉說:“大白馬不太大(皮收縮了之故),但它為毛主席不怕犧牲,它的精神真偉大、高貴!”李平說:“大白馬為毛主席立下了功勳,也為祖國立下了功勳!”娃娃們回答得多麼好,對毛主席多麼有感情!這同有的小學78%的學生不知道中國出了個毛澤東,不是形成了鮮明的對照嗎!不能說他們離延安革命紀念館近就知道毛主席,關鍵在於對下一代要進行革命傳統教育。校長高樹華(女)介紹說,他們采取學校、家長、社會三結合的方法對學生進行革命傳統教育,開展“願做延安好兒童”的活動,因此,收到好的效果。
五、“哲學力量”是什麼
20世紀六七十年代之後,世界性的“延安學”研究進入活躍期。美、日、英、法等大約有200多個研究所,有4000—5000人研究“延安學”。10年來,研究經費大約用掉700萬美元。美國哈佛大學1971年出版了馬克·賽爾登著的《革命中國的延安道路》一書。印度等第三世界國家的“延安學”研究,也不甘落後,他們研究的一個共同課題是:紅軍從江西走時10萬人,到了陝北3萬人,為什麼這3萬人打敗了國民黨的800萬軍隊,“秘密”在什麼地方?最終他們得出這樣的結論:共產黨取得全國政權,不隻是物質的力量,更重要的是“哲學力量”。他們所謂的“哲學力量”,就是延安精神的力量!黃土地上培育起來的延安精神,為什麼能發揮出強大的物質力量?就在於延安精神的特征是自力更生、艱苦奮鬥,有了“自力更生,艱苦奮鬥”。共產黨人就什麼也不怕,什麼敵人也可以戰勝!一個共產黨員和革命戰士,用“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延安精神武裝起來,就不怕千難萬苦,就不怕流血犧牲。請問長眠於祖國大地上的成千上萬為迎接共和國黎明而獻出寶貴生命的烈士們,他們在遼沈、平津、淮海戰役中,害怕過困難和犧牲嗎?鄧小平同誌指出:“在我們最困難的時期,共產主義的理想是我們的精神支柱,多少人犧牲就是為了實現這個理想。”回顧一下黨史、軍史,不就是一部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曆史嗎?顯然,建設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同樣要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延安精神!
六、“延安變了!”
一些“老延安”回到延安,無不感歎:“延安變了!”我沒有新舊延安的對比,但我覺得延安“美”。你瞧500多座新式建築同寶塔山、鳳凰山、清涼山坡上層層疊疊的窯洞渾然成為一體,形成具有延安特色的一幅最美麗的圖畫。那真是“登上寶塔望延州,全城美景盡目收。高樓大廈如棋布,層窯參天似星鬥”。十年改革,延安確實“變”了。現在延安經濟呈上升趨勢。1989年,工業總產值為6.4億元,比1978年增長3.4倍;農業產值為5.1億元,比 1978年增長1倍多。糧食總產量穩定在5億公斤左右。1989年,延安雖遇較大的自然災害,但糧食產量仍達到5.6億公斤,比1978年增長42%。1990年,全區糧食總產初步統計達6.8362億公斤,比1971—1973年三年的平均總產增長104.4%。周總理1973年視察延安時提出的“三年變麵貌,五年糧食翻一番”的遺願已經實現。延安改變了“吃糧靠返銷,花錢靠救濟”的曆史,正由“溫飽”型向“小康”型轉化。過去,延安人一家一戶“一缸小米,一缸酸菜”就算不錯了。現在人均生產糧食由10年前的309公斤增加到 396公斤。農村人均年收入達3306元,是1978年的3.9倍。延安是怎樣“變”的呢?精神動力是什麼?這就是發揚了“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延安精神。1977年,一場千年不遇的洪水幾乎衝毀了半個延安城。當時北關、東關、南關一帶房屋都泡在水裏,甚至棗園毛主席舊居也被洪水沒過房簷。半個延安城的房屋被水衝毀了,怎麼辦?延安人憑著“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延安精神,硬是在一片爛泥灘上重建一座新延安。“繼承前輩誌,建設新延安”成為延安人的動力。1989年在改造棗園路過程中,延安地委、市委動員了300多個機關單位,參加勞動2.4萬人次,相當於195萬元的工程量、占投資的25%。廣大幹部、群眾勞動熱情高漲,按時完成工程任務。群眾稱讚說:“棗園路建設是延安精神的又一曲讚歌。”
七、“熱”源在哪裏
到了延安,才深切地感覺到:現在在全國出現了“參觀延安熱”。在趙紫陽同誌“淡化”黨的領導、削弱思想政治工作和精神文明建設那陣子,延安顯得“冷清”。但是,現在出現“參觀延安熱”。“熱”源在哪裏?在於人民特別是延安人民呼喚延安精神。“陝北13年”,黨中央、毛主席的事跡銘記心間。1973年,周總理視察延安,坐汽車上寶塔山,汽車陷在延河裏。群眾聞訊,從四麵八方趕到,硬是把總理的汽車抬過延河……延安人對毛主席感情更深,甚至學前班的娃娃,也知道毛澤東在陝北住過。江澤民總書記上任68天就視察延安,使“冷清”的延安,“突”地“熱”起來了。接著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書記處書記李瑞環視察延安。11月20日,李鵬總理視察了延安。延安“熱”的標誌,就是到延安參觀者驟然增多。1989年全年是6萬人。今年1—10月,已突破 22萬人,而且還有增多的勢頭。一些“老延安”回到延安,感慨激動,甚至熱淚滾滾。“老延安”賀敬之,回到延安望著寶塔山,誦道:“幾回回夢裏回延安,雙手摟定寶塔山。”“老延安”劉異雲(原延安縣委宣傳部長),1982年回延安,寫下這樣激動心弦的詩句:“一別延安四十年,年年月月想延安,寶塔山前學馬列,延河水邊紡線線,峰巒山巔開荒地,楊家嶺旁秧歌喧,王家坪上翩翩舞,鳳凰山下望月圓。”
八、曆史的經驗
毛澤東同誌說過:“曆史的經驗值得注意。”這話講得非常深刻。以史為鏡,我們可以知興衰存亡。曆史經驗證明:發揚延安精神,了不得,沒有政權可以奪取政權;丟了延安精神,不得了,甚至有亡黨亡國的危險。不是嗎?人家西方研究得出結論:戰勝共產主義,不是用物質力量,而是要搞“和平演變”。國際敵對勢力對我們實行“和平演變”戰略,搞“奪權先奪人,奪人先奪魂,奪魂先奪年輕人”。我們要把年輕一代培養成社會主義事業接班人。他們則妄圖通過“和平演變”將年輕的一代變成社會主義的“掘墓人”。他們“奪魂”的一個重要手段,就是鼓吹資產階級的價值觀念,以動搖我們社會主義的精神支柱的手法妄圖“動搖”共和國的穩固性。而我們自己,前幾年在趙紫陽同誌忽視精神文明建設的影響下,“一切向錢看”毒害全黨全國,根本不講革命精神的作用,隻講金錢的作用。社會上出現了“領導用錢引,群眾為錢幹,一切向錢看,離錢玩不轉”的現象。有些青年人認為“理想是空的,信仰是虛的,主義是假的,撈錢是真的”,“不為黨,不為團,一個心眼為掙錢”。甚至公開講:“管它社會主義,還是資本主義,能撈錢,就是好‘主義’。”結果導致了“兩亂”。一些大學黨委書記痛心地說:“我們的孩子被人家領走了。”這教訓難道還不沉痛、還不深刻嗎?從正反兩方麵的經驗教訓中,我們要增強發揚延安精神的自覺性。特別是黨的領導幹部,要帶頭發揚延安精神。
延安的訪問是短暫的,但留下的印象是長久的。我懷著依依惜別的心情,舉目告別寶塔山,心裏說:“延安,再見!”我相信在我有生之年,我還會重返延安!當汽車駛離市區時,我看到大紅標語牌上,書寫著江澤民總書記的題詞:“延安精神,永放光芒”八個金光閃閃的大字。時代在呼喚延安精神,人民在呼喚延安精神。總書記適應時代之需要,順乎民意之要求,倡導發揚延安精神。深刻地指出:“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延安精神沒有過時,抗日戰爭,解放戰爭的艱苦歲月要發揚延安精神;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也離不開延安精神。否則,我們的社會主義是很難建成的。”隻要全黨積極響應總書記的號召,發揚“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延安精神,就一定會振奮精神,戰勝困難,建成具有中國特色的社會主義!
沂蒙行
“沂蒙精神”,仿佛似一塊無比巨大的磁石,把我從煙台吸向沂蒙。列車在沂蒙大地上奔馳著。車廂廣播不斷響起“沂蒙山小調”:“人人那個都說哎,沂蒙山好,沂蒙那個山上哎,好風光……”,“續一把蒙山柴爐火更旺,添一瓢沂河水情深誼長”……沂蒙在哪裏?沂蒙位於魯東南,因蒙山、沂山及沂河而得名。沂蒙地區麵積19136平方公裏,轄11個市、縣,人口1044.6萬人。幾十年來,人們一直稱頌的“沂蒙精神”就在這裏誕生。
一、悠久的曆史燦爛的古文化
沂蒙老區有著悠久的曆史和燦爛的古代文化,是中華民族發源地之一。早在接近北京猿人的40萬年以前,就有遠古祖先棲息在沂蒙山區。1972年4月,臨沂市銀雀山出土漢墓,證明沂蒙曆史悠久。一個棺木是三千年前由古柏摳製而成,又在地下埋了兩千年。1號和2號漢墓裏,發掘整理出4974枚竹簡,其中包括《孫子兵法》《孫臏兵法》和《漢武帝元光元年曆譜》等具有重大考古價值的古籍,為研究我國先秦和漢初的曆史、哲學、軍事以及古代曆法、書法、考證文字發展等,提供了極其重要的資料。特別是失傳了近2000年的《孫子兵法》和《孫臏兵法》的同時出土,解開了孫子和孫臏是一個人還是兩個人、以孫子命名的兵書,是一部還是兩部兵書這個千古“文化之謎”。地處平邑縣的蒙山主峰龜蒙頂,是山東第二高峰,海拔1154米。當時孔子登蒙山時,留下“登蒙山而小魯”的手題碑記。唐代大詩人杜甫、李白共遊蒙山,寫下“餘亦東蒙客,惜君如弟兄。醉眠秋共被,攜手月同行”的詩句。《鑿壁偷光》《臥冰求鯉》《竇娥冤》等古代故事和傳說也發源於沂蒙。孫臏、劉勰、諸葛亮、王羲之、顏真卿等一大批古代政治家、軍事家、文學藝術家都出生在沂蒙山區。真可謂人傑地靈,物華天寶。他們為中華民族留下了寶貴的精神財富,也為沂蒙山區贏得了光榮和驕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