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師父,咱們這是要去哪裏遊曆?”蘇桓跟隨師父良久,終於問出了心中的疑惑。
“哪裏都不去,該回家了!為師出門已逾一年,馬上年終,可以回家待上一段時間嘍。”師父有些開心的說道。
蘇桓心想,難道師父也會厭倦四處遊曆的時光嗎?“師父,你的家在哪裏?”
“跟著走就是了。”
“你不是應該在道觀裏嗎?”青青也好奇的問。
他們對這個師傅知之甚少,所以總是有問不完的問題。師傅也不厭煩,盡量回答,實在不想回答的便會說“你們以後就知道了。”
“道觀那是我的師門,我說的家是平時落腳的地方,已經很多很多年都呆在那裏了。”
“那師父你的山門在哪裏呀?”
“以後你們就知道啦。”又是那句話。
走著走著來到了一座大山前,山頂上已經堆滿了積雪,山腳下雪卻隻有薄薄的一層。山下是一個村子,村子被一條小河環繞著,河水氤氳著霧氣,顯然河水的溫度比周圍環境要高一些。老道說河流的源頭是一眼溫泉,河水從溫泉出來流經整個村子,一到冬天村子就籠罩在霧氣之中。因為河水的原因,村子四周並沒有太多積雪,顯得跟這時節的景象有點不搭配。
村子沒有幾戶人家,遠遠的就聽見雞鳴狗吠之聲,還有寥寥炊煙升起。在村子的邊緣有一塊空地,那裏有一座很小的木房子,看上去很古樸。老道推開木門,裏麵桌椅板凳,茶幾,家具一應俱全。雖然老道說一年沒有回來過,但是這裏一塵不染,顯然是經常有人來打掃。
蘇桓很奇怪門沒上鎖,問道:“師父,您還有其他徒弟嗎?”
“沒有,就你一個。”
“那為什麼這裏這麼幹淨。”
“為師出門在外向來不鎖門,反正也沒有什麼東西可偷,應該是周邊的村民隔段時間來打掃一遍吧。”
青青,蘇桓和老道便在這間小院住了下來,一直到年終歲末。
期間來過好幾波村民,看見老道回來,都說老神仙回來了,老神仙回來了。還有許多小孩子過來找蘇桓一起玩,聽說蘇桓是老神仙的徒弟,大家對蘇桓便多了幾分尊敬。村民也會經常拿一些瓜果蔬菜和點心過來,顯然他們很尊敬這個老道士。
那天一個叫趙裘六的村民,帶著兩個孩子過來給老道士送一些蔬菜。老趙頭抱著一竹籃瓜果青菜,兩個孩子一人手裏拿一個竹製的小玩意兒。孩子怯生生的打量著周遭的環境,二人分別將手裏的東西遞給青青和蘇桓。老趙頭甕聲甕氣的說,:“老神仙,我這兩個小孩子最近老是鬧肚子,肚子疼,您給看看是不是有什麼毛病?”
老道謝過饋贈,為孩子們號了號脈,然後望聞問切一番,跟老趙頭說:“孩子沒什麼大的毛病,就是吃多了不消化,快過年了家裏東西多,讓小家夥們少吃一些,多運動運動。我寫幾味藥,你沒事去山上轉轉,這附近就有的挖,煎點水喝一喝就好了,沒什麼大問題,放心吧。”
“誒,誒,謝謝老神仙,謝謝老神仙。”老趙頭不住地作揖點頭,感激的不得了。
還有一次,村東頭的薛大娘拉著自己的小孫兒過來找老道,說她孫兒總是不說話,無精打采的,到了晚上就一個勁兒哭。然後老道士看了看小孩的臉色,號了號脈,也是說,“不要緊,不要緊!”隻見老道士拿出朱砂筆,然後在一張黃色的符紙上鬼畫符一般畫了幾道符印,點燃之後嘴裏念念有詞,手一抖,然後將剩下的符紙在一碗清水裏麵沾了一沾,讓小孩兒喝掉。對薛大娘說,“放心吧,孫兒回去睡一覺,明天就好了。”
不僅是這個村子的,隻要知道老道士的,有毛病都會帶過來讓老道看一看,不管是大人還是小孩。蘇桓也知道了為什麼大家叫他老神仙,因為隻要來過一次,基本上就不用來第二次。自然蘇桓也知道師父為什麼不用鎖門了。
老道也帶蘇桓和青青去集市上趕集,買一些東西。到了新年的時候,家家戶戶張燈結彩,好不熱鬧。那天老道做了一桌像樣的飯菜,三人都吃的肚圓。雖說這個新年相比以往顯的很簡陋,可是青青和蘇桓卻格外的覺得安心,在這裏沒有紛紛擾擾,沒有吵吵鬧鬧,一切都是那樣安逸祥和。
雖說收了徒弟,可一直到新年老道卻並沒有教蘇桓什麼東西,隻是讓他每天做一些力所能及的日常家務。倒是青青姑娘跟著老道認識了很多草藥,甚至一些簡單的頭疼腦熱,青青姑娘小小年紀便知道如何去搭配草藥,這讓蘇桓覺得很神奇。
今天守歲,大家都沒有休息,三個人圍坐在火盆邊上,隨便聊的著。蘇桓問:“師父,年後有什麼打算嗎?準備去哪裏走走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