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一章 末日(一)(1 / 2)

;

話人類想盡各種辦法生存下去,但是毀滅的疑雲還是揮之不去。人類的智慧已經征服了整個太陽係,但是太陽係還是太,滿足不了人類的yu望。人類用盡各種方法去了解自然,改造自然,但是人類卻始終改變不了自己。

對世界末ri的描述是和感情、革命、戰爭、科學一樣讓人著迷的永恒話題,但是最司空平常的才是人們最容易忽略的。回顧一下人類對世界末ri的幻想,人們預見了各種可能的災難,卻忘記了人類自身貪婪的本ing。

自然災害,颶風、地震、地質運動、隕石墜落、粒子風暴,從原始社會開始,人類就和大自然頑強的抗爭著。人類想盡各種各樣的辦法,發揮了超乎想象的集體力量,戰勝了自然。無論多麼強勁的風暴,多麼猛烈的震動,人類都能重建家園。哪怕是大地板塊開始移動,高山變成海洋,滄海隆起山巒,熔岩粉碎地殼,硝煙破壞大氣,人類的諾亞方舟任然承載著生命的火種。在人們的科學技術完全能夠預測地質運動,控製大氣係統,摧毀一切可能撞擊地球的隕石彗星,強大的力場隔絕致命太空粒子之後,人類已經所向披靡。

鈾障,這是災之外最恐怖的**。第二次世界大戰,人們已經見識了原子彈的威力,人類擁有了最強大的武器,而這種武器能夠輕易毀滅整個地球。雖然人們嚴格控製著核能的開發和運用,但是核泄漏和核武器的流失任然讓世界充滿危機。鈾元素的發現打破了世界平穩的發展,新能源的開發讓世界嚴重分化。照成的局麵是,掌握核能的國家科技飛速發展,而那些落後的國家更希望用核武器作為要挾來換取生存資料。好在人類的理想占了上風,聯合國的成員幾乎包含了所有文明國度,各種國際組織也共同努力,延緩了世界的隱患。

生態崩潰,人類在享受著工業革命帶來的便利的同時,也忍受著ri益衰敗的自然環境。這是一場災加**,但人類還是生存了下來。智能化的社會,先是讓人類在地下宮殿找到了避難所,然後將火種燃上了太空。無盡能源計劃和新家園計劃,讓人類找到了第二故鄉,並且重建地球。如今整個太陽係都已經被人類文明點亮。

生化危機,這根本不是科幻,而是在人類曆史中無數次的上演。各種傳染病毀滅了一個又一個文明,但人類的智慧戰勝了那看不見的微病毒。任何傳染病暴發之後,相應的疫苗都能研製出來,哪怕是致病機理再恐怖的艾滋病還是傳播途徑無處不在的sars,人類都找到了解決辦法。而且人類如果變成了喪屍,隻會淪落為食物鏈的最底層,因為人類失去智慧隻不過是一種喜歡吃肉的靈長類動物,而且還不會爬樹。大量野獸變異的怪物才是最恐怖的,也成為眾多遊戲中的bss。但是信息化時代可以讓你輕易躲避怪物的威脅,至少jing英階層可以。

人工智能,這個人類一直幻想並且不斷升級的新物種,很有可能成為代替人類的下一個智慧生物種群。可是從其機理和生存方式就可以斷定,他們是不會代替人類的。因為他們是人類智慧的結晶,是人類身體的延展,離開了人類他們也會停滯不前。而且就像終結者、我機器人等電影中描繪的那樣。一旦人工智能背板了人類,他絕對不是人類的對手,因為他們沒有那麼強烈的生存yu望,也沒有人類不顧一切的愛。

外星入侵,這有可能是人類最為懼怕的情景。可是從人類對低等物種的態度,我們可以發現我們現在還很安全。我們不能否認外星人的存在,也沒有外星人存在的直接證據。如果外星文明比我們的文明程度低,那麼他們隻不過是一群生活在遠方的野生動物。如果外星文明和我們一樣發達,他們會遇到同樣的光速封鎖,不可能到達地球。如果外星文明高度發達,那麼他們也會不像謠傳和科幻中那樣影藏在yin暗之中。人類怎麼可能去關心螞蟻的生活呢,除非生物學家進行的有限的科學研究。通過帝國主義殖民統治的曆史就能推測到,如果有高度發達的外星人,人們早就成為了一群可有可無的野生動物,任人宰割。我們現在能夠完好的生存著,就足以證明地球沒有外星人,至少外星人對地球沒興趣。

最後可能的世界末ri是太陽係的毀滅,因為,自然給人類帶上了一根緊箍咒,那就是無法超越的光速。但隻要人類社會理ing穩步發展,這將是50億年之後的災難。可是和諧發展隻是一個美好的幻想,熟悉曆史的人們都知道,人類的曆史就是一部戰爭史。人類從冷兵器到熱兵器,從機械化作戰到信息化作戰,周而複始,沒有一絲安寧。在逃過各種可能的災**之後,人類還是走到了毀滅的邊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