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往常常聽見父親坐在駕駛座位上對著坐在旁邊的我說:“還有多長的時間,你才可以開車了。”在我的記憶裏,父親好像說到最多的時候就是“兩年”了,或者兩年多。我那時從不放在心上,因為越是聽他這麼說,越是感覺很遙遠似的。我不在乎,甚至不怎麼往心裏去。隻是告訴自己:還早,還早。不知不覺這兩年多的日子就漫不經心地過來了,如今自己已經開了四個多月的車了。我才發現自己除了在和父親一樣特別喜歡汽車以外,開車也自然地成了我的愛好。
這一切仿佛都有根源吧。我喜歡騎自行車,喜歡騎自行車去較遠的地方。小學時,我唯一喜歡的玩具好像就數四驅車了。那時的我,認為世界上所有的汽車都應該是四驅的。待我從父親那裏了解到事實後,我很是失望。也許正是因為這個,是我現在把不能四驅的汽車看成為殘疾汽車的原因吧。
如今我也成為一名合格司機了。對於很多人來講,駕照好像是一個通過考試才可以合格上路的東西,而我這個駕照可是來之不易啊。但是這百般周折的事情,到最後也是讓自己開的更加熟練,更加讓人放心了。作為一名司機其實不難。我一直都有這樣一個觀念:馬路上有多少輛車在行駛,就有多少名司機。開車不是一門特殊技能,隻要是正常人,都具備駕駛的條件。做一名好司機,其實也不難,但是難在“可貴”啊。
經常在國內坐出租車的人肯定都遇見各種各樣的司機吧。有的文質彬彬,有的出言不遜,破口大罵。我時常看著那些素質低的出租車司機,為他們感到悲哀。這些人的心病可都是自己帶來的啊。天天開車,開的時間比誰都長,開的路程比誰都遠,什麼狀況沒有見過,什麼情況沒有發生過。怎麼還像一個剛剛上路的痞子,心胸狹隘,素質低下呢。什麼樣的司機都有,什麼樣的素質都有,什麼樣的性格也都有。有開車不耐煩的,幾百米出去會換五六次線。有開車享清閑的,不慌不忙逛大街,從來不著急。更有急加速、急停車的,也省不了幾個油,快不了幾步路,況且磨損還大。
問題在這裏,相信絕大多數的司機,每天都會有駕駛的時間。如果每天在這一路的駕駛上積下這樣和那樣的不滿,恐怕不僅是對這一天的生活情緒造成影響,更重要的是,日久是會生病的吧。做一名好司機,首先是要能夠把自己的心態擺正,接納各種各樣司機的性格。其次,才是怎樣開好自己的車。這好的心態,首先是“讓”。車讓人,永遠是理所應當的道理。等待行人通過馬路時,可以適當的探出車頭,但是卻不應該一次又一次地向前滑行,催行人快速通過。另一方麵,這也是對行人不尊重的一種表現。除了車讓人,車更應當讓車。通過十字路口時,應及時觀察到前方是否留有足夠的位子給自己。如果沒有,即便是綠燈,也不要向前行駛,那樣也許會堵塞交通路口。對任何人都沒有好處,同時也違反了交通規則。其次,在車讓車中,當前方出現紅燈,所有車輛開始減速時,應及時注意到左右兩邊想要左轉和並入的車輛。如果自己恰好趕到他們的位子,應該至少給他們留有一個車的位置。這第三點相對來說比較常見,就是換線。開車時最忌諱的就是車輛並排行駛,這樣的缺點有下列幾個:雙方司機都在對方的盲點內,雙方都無法換線。後方車輛無法超車,及有可能對交通形成阻礙。當發現旁邊有車輛打燈要換線,應視情況加速超過或適當減速讓其並入。好的心態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包容。“世界之大,無奇不有。”對於一些素質低劣的司機應保持著一顆包容的心。所有的司機裏,誰又沒被別人罵過呢。每個人在駕駛中都曾犯過大大小小的錯誤。錯誤不可避免,但是有意為之就是錯上加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