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7章 人生如一盤四國軍棋(1 / 1)

“棋乃中華藝術之精華。”這是我說的。為什麼說:“中國人的腦袋,猶太人的口袋”?我想原因在這裏:三國時期中國人發明了中國象棋。父親說把中國象棋下好的人稱為世界上最聰明的人。中國人發明了偉大的圍棋、跳棋、五子棋,甚至是擲骰子永遠都擲不到“6”就不可能贏的飛行棋。除這些棋之外,我更欣賞“四國軍棋”,而不是二人對戰的普通軍棋。四國軍棋的普及性還不是很廣,我想主要的原因是在於它必須在網絡上進行,現實生活中的較量是異常困難的。一是對手之間很容易看見對方的棋子,二是彼此間很容易告知他人的棋子。然而若是雙方之間有一方發生,可能就會導致全盤潰敗。

我相信四國軍棋是世界上最經典的棋類發明。主要的原因是“默契的配合”是取勝的關鍵。“不講配合,天誅地滅”。四國軍棋中的配合更能鍛煉中國人在思維上的協作能力,我熱愛四國軍棋是因為它能充分鍛煉人思維的敏捷能力。高手之間下棋時,往往不存在思考的時間,一秒鍾就是一步棋。然而一步步精辟的步法真是淋漓盡致。下四國軍棋,同樣也是習得“取舍”的一個過程。在“取舍”的同時,摸透對方的心理是再重要不過的了。與此同時,在防止對方摸透自己的心理上,要違背自己的意願去下棋。

人生如一盤四國軍棋。在開始前,每個人站在的起跑線都是平等的,然而每個人又有著自己不同的陣法和特色。就好比賽跑一樣,選手們站在同一起跑線上,帶著多少不同的狀態,不等的經驗。這就是足夠的公平。四國軍棋中,我們要猜測對方的心理,摸出對方的棋路。占上風時要“謹”,占下風要“忍”。這不就是人生?得利時要穩中求勝,失利時更要忍辱負重。“在絕望中發現希望”,是四國軍棋的重要準則。一盤棋中,每個選手都有做出多次決定的機會。這些決定導致最後的勝負。是進?是退?還是原封不動?棋手需要三思而後行。一盤棋,有時往往輸在一步疏忽而導致全盤潰敗。這就是人生,疏忽後總有彌補的機會。但是一次次無意地疏忽,終究導致不可彌補的失誤。在已知實力遠遠落後於對手時,要學會怎樣不氣餒,怎樣重新振作起來,仍舊尋找求勝的機會。留有空城,和孔明的上策是一樣的大智慧。

我第一次接觸四國軍棋是在小學。算到現在已經有八年了。在接觸四國軍棋上,可謂斷斷續續。但是基本的步法卻始終沒有忘記。是“棋”,就必然有智慧存在,若就不會稱之為“棋”。四國軍棋中簡簡單單一百個子,隱藏著關係人生的大智慧。之前還以為在四國軍棋中一心“死拚”就會取得一定勝率,後來才發現隻要對家懂得配合,這個概率是不存在的。有興趣的朋友建議嚐試一下,這是中華人民智慧的結晶。四國軍棋在網絡上在線人數僅次於中國象棋。嚐試後,相信每個人都會有自己不同的,獨特的見解,感悟。

四國軍棋中有這些簡單的潛規則:一,五營不全,幾乎必敗。二,不講配合,天誅地滅。三,既然吃,就要力爭吃掉。四,“擋”是四國軍棋中的核心。五,炸彈和工兵的用法異常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