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今年滿二十周歲。我認為現在的我懂得一些到死的人都不懂得的事情。我相信,如果在這麼多人之間的我不是個傻子,時間會給我一個答案的。
我知道,我的觀點絕不被大多數人所認可。相反,有些可能會認為我自私,自大,精神不正常或過度主觀,這對我來說都無所謂。偉大的牛頓是否被認為是不正常呢?愛因斯坦是不是人們所認為的傻子呢?(至少我認為愛因斯坦是傻子)布魯諾為了證明真理是否付出了生命的代價呢?
為什麼?
因為你不懂,你甚至一點也不懂。
當這一個概念浮現在你的腦中,一點點拓展,開始思考,不停地思考,一點點懂得,一點點理解,看開一切,一點點看到人生的精髓,太美妙了。
不同的人看同樣的東西會有不同的聯想。有人看到商機,有人卻隻看到事物本身;有人看所有的人都是天人,有人看所有的人都是凡人。你是你自己的主宰者,你決定你想要的思維模式。
我漸漸發現,童年時期的許多觀點,包括現在的,得到了世上多人的認可。然而這些世人不是沒有受過教育的弱者,而是有高深學曆的學者。
我的英語老師說過:你可以有一個2.5的平均成績來替代4.0。但是這樣你至少知道是你自己努力的結果。我想說的是,一個學校怎麼能錄取一個從來沒有見過的學生,這不愚蠢嗎?你會與一個從來沒見過的情人結婚嗎?至少在我看來,這很荒謬。
我的經濟學老師,一名南加州大學畢業的經濟學博士,他從來不說“上帝保佑你”。“誰是上帝?”他指著教室裏破陋的棚頂說:上帝沒給我們修棚頂啊。你是誰?你有什麼權利保佑我?你有那麼大的能力嗎?考試前,同學之間常會說:“祝你好運”!什麼意思?請問你是否在侮辱我?你是否在心底裏假設我根本沒有複習,所以在我考試的時候完全依靠運氣?如果我認真複習了,考試的內容都懂了,我用你保佑嗎?你不保佑我我就考不出理想的成績嗎?
我們需要拓展思考事物的圈子。有些人是不希望你思考的,他們希望你永遠蒙在鼓裏,從中獲益。
曆史期末考試那天,隻有少數學生出勤了,很多是因為當天的球賽沒有來。“我在啊”。曆史老師回答道:“但是我們隻是少 數人”。
來自印度的經濟學老師反複強調:“少讀,多想”。哈哈,我完全讚成。可是其他學生呢,或許當作玩笑吧。老師怎麼瘋了?
因為你不懂,你不思考,你甚至一點也不懂,這生活中的精髓。一旦你開始思考,靜靜的思考,一切都在你的腦中。哇,那種感覺真好!
其實生活中有很多發生在你身邊的事情在暗示著你,可是你不思考。你很貧窮,你不知道嗎?就像我現在在暗示你一樣,有多少人肯靜下來幾分鍾,認認真真地從頭到尾讀完我的文章?這至少是你的朋友或同學的真實想法。哪怕不是,這至少是一個生活在地球上的一個人的想法。你在乎嗎?你在乎過嗎?因為你不思考,你還在乎什麼?
一部優秀的電影,能夠產生共鳴和人生真諦,有的電影的主題讓我佩服不已。
Ben Affleck (The Town): “I am leaving with somebody else.”
“She didn‘t say anything, get that in your head.”
“I will see you again, in the side of the oth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