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在一座山頂上有座廟,廟裏有個小和尚,他一個人忙裏忙外,還要到山下挑水。
他怕水不夠用,總是把水缸裝得滿滿的。後來廟裏來了一個大和尚,小和尚對大和尚說:“到山下挑水去!”大和尚覺得自己比小和尚還大,卻受他指使,心裏不服氣,很不高興地說:“兩個人一起抬吧!”就這樣,兩個和尚抬水吃。
過了些日子,又來了個老和尚。這下,廟裏的事誰也不肯做了。下山打水,三個和尚你推我,我推你,最後大家都不去。水缸底朝了天,三個和尚寧可挨渴,也不去打水。
廟裏的老鼠渴得受不了,便偷喝燈裏的油。油燈倒了,火花飛濺到油上,一下子起火了。三個和尚急急忙忙去水缸舀水滅火。可缸裏一滴水也沒有。他們隻好拿桶去挑水。可遠水救不了近火,火越燒越旺,最後廟被燒光啦。
三個和尚沒地方住,隻好一起動手,在半山搭了個茅草房。這下,他們和尚也當不成了,就改做鞋匠。可山下的老百姓瞧不起他們,都說:“三個懶和尚,一定是臭鞋匠!”三個和尚呢,吸取了過去的教訓,他們齊心協力,親密合作,做的鞋子又牢又好,賺了不少錢。
後來,他們幹脆辦了個鞋作坊,三人各鑽
一行,手藝越來越高,製作的鞋遠近聞名,生意也越來越大,錢越賺越多。
三個和尚用賺來的錢重新在山頂建造了一座大廟。他們團結互助,白天幹活,晚上讀經,每天清早還起來練武。他們還收了幾百個徒弟,既做鞋又練武,一個個本領高強。
從此,三個和尚的山頂大廟,更有名氣了。
在集體生活,每個人都應該承擔起自己的那份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