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錯就改,不犯同樣的錯
上司會給員工犯錯的機會,但總是不希望下屬犯同樣的錯誤。
人非聖賢,孰能無過?員工也一樣,不論多麼優秀的人也肯定是要犯錯誤的,隻有無所事事的人才不會犯錯。聰明的員工的可貴之處是能在每次犯錯誤之後,接受教訓,及時總結經驗,同樣的錯誤絕不犯第二次。但一個人要真正做到不犯二次過錯,其實是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一個人犯第一次錯誤叫不知道,第二次叫不小心,第三次叫故意。不要以不小心作為犯錯誤的借口,更不能故意去犯錯誤。如果你能對你的上司說:“領導,您放心,這是我第一次犯這個錯誤,也是最後一次。”那你就非常不簡單了。不過你能夠說到做到嗎?如果能,那你的上司會相信你的毅力,認同你的素質,進一步地賞識你。
了解上司的處境,盡力幫助他
上司在工作中出現失誤時,千萬不要持幸災樂禍或冷眼旁觀的態度,這會令他極為寒心。此時的你應該幫他總結教訓,多加勸慰。持指責、嘲諷的態度易把關係搞僵,使矛盾激化。己所不欲,勿施於人。當你犯錯、失敗的時候,也是希望得到別人的幫助、勸慰而非冷嘲熱諷甚至落井下石。你的上司也是如此,如果你能體諒上司的處境,並且在他需要的時候伸出援助之手的話,你定會得到上司的信任,以後也會對你另眼相看。
接受任務時事無怨言
最完整的人事規章,最詳細的職務說明書,都不可能把人應做的每件事都講得清清楚楚,有時會臨時跳出一些事來,下屬會臨時接受一個工作任務。假如公司一位重要的客戶要過來,為表誠意,公司要派人去接他。這是臨時的事情,職務說明書裏是不會有的。那麼被派的人如果說:“憑什麼要我去?我已經下班了,當時我來時,你們有沒有講過要這樣做?”如果你這樣子去計較,你在一個組織裏是很難出頭的。臨時的事是一定要有人做的,你要一口答應,一肩挑起。最難的是:要毫無怨言。如果你毫無怨言地去做,你的上司會非常地感激你,他即使當時不說,也會利用另外的機會表揚你、獎勵你、回報你。
人不要太斤斤計較。中國有一句話:吃虧就是占便宜。這是很有道理的,因為你在一個地方付出了,會在別的地方得到回報。一個企業的成功要靠全體的努力,你要毫無怨言地接受任務。
對自己的工作主動提出改善意見
這是最難做到的事情。如果你的上司說:“各位,我們來研究一下,工作流程是否可以改善一下?”嚴格說來,這樣的話,不應該由你的上司來講,而應該由你說出。所以每過一段時間,你應該想一下,工作流程有沒有改善的可能?如果你才是你所幹工作的專才,而你的上司不是,卻由他提出了改善計劃,想出了改善辦法的話,你應該感到羞愧。
你敢說你的工作流程都很完善?事實上,任何一個工作流程都不是十全十美的,都有改善的可能。最糟糕的是大家都無所謂,安於現狀,不對它進行改善。一個組織沒有進步,這點做得不好是重要的原因。大家都不想改善,而你卻做到了,你就同他人不一樣,上司也會喜歡你,看重你。
了解上司的喜好
無論是誰,都會喜歡聽別人說一些讚美的話。你的上司也不可能擺脫這種情緒。部下要了解上司的喜好,倘若你在彙報中插入一些上司平素喜歡使用的詞,就會讓他另眼相看。此外,對上司的工作習慣、業餘愛好等都要有所了解。如果你的上司是一個體育愛好者,你就不應在他支持的球隊比賽失敗後,去請示一個需要解決的其他問題。一個精明老練、有見識的上司是欣賞了解那些知道他的願望與心情的下屬的。
9.欣賞和讚美自己的領導
任何人身上都可能擁有你所欣賞的人格特質。瑪格麗特·亨格佛曾經說過:“美存在於觀看者的眼中。”她的看法和我們平常所說的“我們在別人身上看到我們所希望看到的東西”不謀而合。每個人都是相當複雜的綜合體,融合了好與壞的感情、情緒和思想。你對他人的想象,往往奠基於自己對他人的期望之中。
如果你相信他人是優秀的,你就會在他身上找到好的人格品質;如果你不這樣認為,就無法發現他人身上潛在的優點;如果你本身的心態是積極的,就容易發現他人積極的一麵。當你不斷提高自己,別忘了培養欣賞和讚美他人的習慣,認識和發掘他人身上優秀的特質。
看到他人的缺點很容易,但是隻有當你能夠從他人身上看出優秀的品質,並由衷地欣賞他們的成就時,你才能真正贏得友誼和讚賞。
這個道理同樣適用於我們的領導。然而,正由於他是領導,我們並不能十分容易做到這一點。作為企業的管理者,他們自然會經常對我們的許多做法提出批評,經常會否定我們的許多想法,這些都會影響我們對他做出客觀的評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