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章 長城的寓言(1)(3 / 3)

“真是的,他有那麼多錢留著幹什麼?”

“這不奇怪,富人也是各式各樣的嘛!有些人稍稍有點錢就裝起大款來,總想一展富人的闊氣,唯恐別人不知他有幾張鈔票。而有些富人卻相反,單從外表是看不出來的。”

有位記者得知這個信息,當場采訪了這位富人。記者問:“擁有財富的人就是幸福的人,你說是嗎?”

富人答:“是的。擁有財富,而且他也懂得財富,那麼,他就是一個更幸福的富人了!”

記者問:“有人說,擁有財富而不會享用就是一種愚蠢;穿上露了腳趾頭的襪子就失去了富人的風度。你以為呢?”

富人答:“不是這樣的。這隻能說明他對財富的無知,就像以為花生結在樹上一樣可笑。節儉和樸素也是富人的一種本色,因為富有的起點也是貧窮,除非那些人的財富根本就不是憑自己的能力和辛苦得到的。”

記者問:“那麼,你以為怎樣才算上一個懂得財富的人呢?”

富人答:‘他應當知道,所有財富都是由自然和社會創造出來的,富人隻是成功地運用了社會某些運轉的規則,無論這些規則合理與否,是他用自己的才能取得了這些財富的支配權。如果取得了財富隻知自己享受、擺闊氣,揮霍無度,那樣的富人是可憐的。社會是富人的也是窮人的,富人應當時時關注社會,應當像比爾·蓋茨先生表白的那樣:

‘一直以來,我可能是最為幸運的人,我也願意幫助那些不幸沒有更好生活的人。’約翰·戴維森·洛克菲勒先生也說:‘我一直財源滾滾,如有天助,這是因為上帝知道我會把錢返還給社會。’像這樣通達人情的富人還有很多很多,他們都是懂得財富的人,因而也是更幸福的富人。”

未來的富翁

在國慶黃金周,少年創創一家大聚會。這天創創高興極了:上海來了外公外婆,南京來了爺爺奶奶,爸爸又在家休息,媽媽將聚會安排得井井有條,熱鬧非凡。更有意思的一件事,就是組織評選“未來富翁”的活動。未來富翁評比的條件是:他的未來必須擁有自己創造的比普通人多得多的財富,同時輕鬆自由、活得快樂。如果光有財富而沒有精神上的放鬆和自由,而是充滿不安和煩惱,就不能評上“未來富翁”。

創創首先給自己投了一票。他在演講時說:外公是企業家,經過幾十年的打打拚拚,累死累活不算,還弄得疾病纏身,長期忍受病痛,雖然積累了可以評得上富翁的財富,並沒有得到自由,消耗了自己的生命,卻沒有得到快樂的享受。外婆雖然與外公共同享有這些財富,但活得也不輕鬆,成天圍著外公轉,操盡心血。爺爺和奶奶屬於工薪階層,根本不可能成為富翁。爸爸媽媽都有一份不錯的工作,也有自己的快樂,收入頗豐,但還是沒有達到富翁的水準。他十分自信,說自己將是“未來的富翁”,會選擇一份創造性的工作,為世界創造出許多財富,也為世界創造出許多快樂……

評比結果,創創獲得了“未來富翁”的稱號。理由是,他擁有未來和未來的希望,有麵向未來的創造激情和隨時準備創造的頭腦,另外,還有為世界創造財富、創造快樂的理想,因而他自己必定也將是擁有快樂的人。

驚動未來警察

爸爸查看兒子的書包,發現有些異常,就問兒子:

“我幾天前給你買的那兩支好筆呢?你的學習用品怎麼有的多了、有的少了?有的根本就不像是我買的呢?”

“爸爸,這個你就不用管了,反正我沒有吃虧!”

“吃什麼‘虧’呀?我怎麼聽不明白?”

“哦,是這樣:我們班上的同學就是喜歡互相拿東西,隻要你有更好的,他就會拿走。我也沒有辦法,你拿我的,我就去拿你的唄,反正我沒有吃虧就行!”

“可是,你知道嗎?現在如果沒有吃虧,將來可要吃大虧呢!”

“爸爸,你說的這些我怎麼也聽不明白?”

“現在——你還不會明白,到了將來你肯定會明白的!”

“到了將來又怎麼會明白呢?”

這話一說完,兒子突然飛快地旋轉起來,旋轉得連人形也看不清楚了。等他停下的時候,兒子卻長高了許多,已由少年變成了一個衣著不整、懶洋洋的小夥子。就在這時,門鈴急促地響了起來,爸爸趕忙去開門。隻見兩個警察一邊出示證件一邊衝了進來,後麵緊跟著進來的還有一個中年婦女,她一見那個“小夥子”就大聲叫道:“就是他搶了我的皮包!”兩個警察不容分說,立即用手銬將這“小夥子”拷住;正要帶走時,爸爸對警察說:“慢!我想知道我的兒子是怎麼走到這一步的。”警察說:“那就叫你兒子自己來說清楚吧!”

“好!我就告訴你們吧!”兒子說。

“早在上小學時,我們班的那些同學就是喜歡你拿我的東西,我拿你的東西,而且我比別人拿得更多,從來沒有吃過虧……後來習慣了。

到了社會更喜歡拿別人的東西,不!那叫‘偷’別人的東西了!先小後大,屢屢得手,膽子也越來越大。我常常想:偷別人的東西太有意思了,就像飛來之物,花不了什麼本錢,不像上班那樣受約束,又苦又累,還要流汗水……時下找工作難,什麼地方會要我這樣自私、總想占便宜、不肯吃虧,同時又不想好好工作的人呢?算了,算了,就當個‘混混’吧……如果這次不被捉住,我還真想去搶銀行的金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