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讀書的機器人
在走向閱讀社會的呼聲中,一個機器人大喊:我也要讀書,請給予我讀書的權利!聽了這話,大家都十分驚詫,有人發問道:“你用得著讀書嗎?你們機器人隻需要依照預先編製好的程序和指令工作就行了!
讀書乏味,我們都不想讀書,你哪來這種興趣?”
“就是嘛!”有人接著說,“如今生活節奏加快,工作壓力大,誰還有興趣讀書呀?空餘時間,我們隻想逛逛街,打打牌,看看電視,上網聊聊天、玩玩遊戲……要我讀書還不如去睡覺呢!”
“讀書無用,讀書也辛苦啊!”有人搖著頭說,“眼下就是能拿到一紙文憑,也一樣工作難找;許多富人並沒有讀過多少書,也一樣能暴富起來。如今書中沒有‘顏如玉’,書中沒有‘黃金屋’,幹嗎要去讀書?”
“你們都不想讀書?”機器人也驚訝地說,“你們現在真的陷入一場讀書危機了!要是這樣下去,你們還不如我們機器人呢!”
“怎麼會呢?”有人爭辯說,“我們都是有血有肉的人啊!還不如你們一堆鋼鐵嗎?”
機器人說:“一個有血有肉的人更要有自己的精神境界啊!一個人的精神境界,一個民族的精神境界,都與書籍有關,都與書籍有著不解之緣啊!而且閱讀的能力和水平常常決定著那個人的成長曆程,或那個民族的發展軌跡。一個不愛讀書的人,一個不愛讀書的民族,還會有自己的未來嗎?”
有人回答:“這還用擔心嗎?‘未來’根本就不需要等待,它總會自動來到;明天的太陽總會自己從東方升起的。”
機器人說:“你們是否理解錯了?書籍一直被認為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連接著人類的過去、今天和未來。如果沒有人願意讀書,簡直太可怕了,恐怕還是一場災難呢!你們或許真的見不到升起的太陽了!
因為那時太陽不願意下山,總是在你們頭的上方兜著圈子。你們將分不清東西南北,沒有白天黑夜,沒有春夏秋冬,感覺不到冷熱與此同時,也不再關心友情和親情,不知道憎和愛,不知道美醜善惡,不知道尊老愛幼,不知道禮義廉恥;工作中不遵守職業規範,務農不知科學種田,從商不講誠信,任教不懂師德,行醫不能治病,執法草營人命,公務員執政謀私……那時天下會是什麼樣子呢?——沒有人知道孔子、孫中山和毛澤東,沒有人想到國家和民族。最後,所有的人都會變得愚昧無知,社會就要倒退到野蠻……”
“機器人,不要危言聳聽了!不想讀書會有那麼嚴重的後果嗎?”
“當然,這僅僅是一種推想,其實也並不荒唐。”機器人接著說,“沒有人讀書,也就沒有人出書了;書沒有了,文字就會消失,語言也會變得粗魯。因為不讀書,人們的知識永遠處在貧乏之中,視野狹窄,精神麻木,技能低下,再也無法從事創新活動。我們機器人也要遭殃……
試想一下,以後更精良、更聰敏的機器人還會出世嗎?”
“機器人,不要杞人優天!我們不是還有拿來主義嗎?好的東西都可以從國外拿過來呀!什麼汽車、火車、飛機、輪船,還有電燈、電話,電視、電腦……不都是舶來品?”
“真是幼稚,國外先進的發明和技術可以隨便拿來嗎?近代中國人也曾渴望學習西方,經曆過‘戊戌維新’運動,可是結果呢?卻總是受到屈辱,總是挨打……一個不愛讀書的民族注定沒有前途,一個沒有自己創造的民族將難以屹立於世界民族之林,尤其是到了今天知識經濟時代……”
“機器人,別費口舌了。你講的這些我們都不相信。總之,我們就是不想讀書,不愛讀書,討厭讀書,就讓這‘讀書危機’來得更猛烈些吧!”
機器人聽了極為震驚,悲哀地說:“你們胸中還有自己的祖國嗎?
難道你們不曾想想自己是炎黃子孫!中華五千年的文明曆史還要繼續嗎?”隨後機器人竟嗚咽起來。
“真有意思,機器人還會哭泣?”有人反而覺得好奇。
“我們機器人原本是用不著動情的,其實也不會動情;我們機器人也是用不著讀書的,其實也不會閱讀。可是,我們彼此的命運卻是相連的呀!你們的命運和未來,也就是我的命運和未來。所幸的是,畢竟還有一部分人用自己的身軀支撐著這座閱讀大廈,不讓它坍塌下來。
所幸的是,還有一位工程師為響應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提出的‘走向閱讀社會’的號召,在我身上額外增加了一種語言對話軟件,所以才有了我們今天的這次對話……”
大家聽了恍然大悟,有人感慨地說:“真是慚愧呢!我們真的不該懶惰,不該渾渾噩噩,我們胸中怎能沒有祖國?怎能不想到國家和民族的未來?從今以後我們都來讀書吧!把自己融入到閱讀社會中去,做一個對國家、曆史和未來有責任感的人,一個有精神境界的人,一個完美高尚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