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百忍帶著郭英和張歸塵去太學了,雖然是形式但是畢竟要去一次掛個名看一下。至於歸灼華,她去了朱載瑤那裏。
張百忍他們三個起的大早,這時候路上還沒什麼人,於是三個人就這樣慢慢地走著去太學,順便聽張歸塵背誦功課。
不得不說,張歸塵的資質實在是出眾,現在雖然是認識的字相對來說還不多,但是凡事張百忍背誦過的兵法、傳記之類的張歸塵總是可以一遍就記得牢牢地。於是張百忍就有了這邊說另一邊張歸塵背的習慣。
現在張歸塵背的是《道德經》,如果問張歸塵你背的是什麼?她一定會說不知道,實際上張百忍自己也參不透。但是背下來它會在你需要的時候幫助你。
“很好。”張百忍聽著張歸塵完成《道德經》的每日一背說,“繼續背《孫子兵法》吧,婉清也好好的聽著。這可是兵家聖品。”
“是,小叔。”郭英應道。
“凡先處戰地而待敵者佚,後處戰地而趨戰者勞。故善戰者,致人而不致於人。能使敵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敵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敵佚能勞之,飽能饑之,安能動之。出其所必趨,趨其所不意。
行千裏而不勞者,行於無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故善攻者,敵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敵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於無形;神乎神乎,至於無聲,故能為敵之司命。進而不可禦者,衝其虛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戰,敵雖高壘深溝,不得不與我戰者,攻其所必救也;我不欲戰,雖畫地而守之,敵不得與我戰者,乖其所之也。故形人而我無形,則我專而敵分。我專為一,敵分為十,是以十攻其一也。則我眾敵寡,能以眾擊寡者,則吾之所與戰者約矣。吾所與戰之地不可知,不可知則敵所備者多,敵所備者多,則吾所與戰者寡矣。故備前則後寡,備後則前寡,備左則右寡,備右則左寡,無所不備,則無所不寡。寡者,備人者也;眾者,使人備己者也。故知戰之地,知戰之日,則可千裏而會戰;不知戰之地,不知戰日,則左不能救右,右不能救左,前不能救後,後不能救前,而況遠者數十裏,近者數裏乎!
以吾度之,越人之兵雖多,亦奚益於勝哉!
故曰:勝可為也。敵雖眾,可使無鬥。故策之而知得失之計,候之而知動靜之理,形之而知死生之地,角之而知有餘不足之處。故形兵之極,至於無形。無形則深間不能窺,智者不能謀。因形而措勝於眾,眾不能知。人皆知我所以勝之形,而莫知吾所以製勝之形。故其戰勝不複,而應形於無窮。
夫兵形象水,水之行避高而趨下,兵之形避實而擊虛;水因地而製流,兵因敵而製勝。故兵無常勢,水無常形。能因敵變化而取勝者,謂之神。故五行無常勝,四時無常位,日有短長,月有死生。”張歸塵一氣嗬成的背了下來。
“這是《孫子兵法》的《虛實篇》。其實隻要運用好裏麵的一句話就可以了:兵無常勢水無常形。”張百忍說,“但是,用好這句話的將領能有幾個呢?”
打擊盜版,支持正版,請到逐浪網
www.zhulang.com
閱讀最新內容。 當前userId
: ,
當前userName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