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鎮衛兵是屬於當地人民的,領主無權動用衛兵謀私利,因此城鎮衛兵不會跟隨領主進行出征(也不會跟隨守衛隊長進行遠征),當然也有特殊情況,比如協助某一將軍在野外痛擊敵人以達到城鎮和其他地區的安全.
值得一提的是,在烏托邦,大部分財富歸於人民,城鎮衛兵的裝備甚至比領主私兵還要好,裝備統一是最好的長戟劍盾和板甲,長戟對抗騎兵和步兵都頗為有效,而且近戰衛兵全部都裝備了重型鏈甲並且外加半身板甲(類似中世紀2的手炮兵),遠程部隊也穿得比正規軍還正規軍,製服胸甲並配備燧發槍和刺刀,或者是長弓重弩配上短劍和罩袍重型鏈甲,城鎮衛兵是有騎兵的,大多是輕騎兵,因為輕騎兵是可以快速追上敵人的,輕騎兵裝備馬刀和燧發手槍,身著胸甲製服,主要任務是追擊敵人.
衛兵們每天輪流堅守崗位,一些人上午進行站崗、巡邏、訓練(老兵可以不用訓練),有些人下午巡邏,因此和平時期衛兵們輪流進行著各項工作,但一到戰爭時期,他們會全部動員守衛城鎮,衛兵受治安官或者守衛隊長指揮,當然,兩者也是議會的成員,由人民與議會推選,衛兵們的旗幟全部使用國家議會的旗幟(各種十字架和背景顏色不一的旗幟,各種橫豎的三色旗和雙色旗),而非領主的家徽紋章.
當地議會和人民有權利為衛兵建立兵營、軍械庫、競技場和馬廄,當然這大多也是領主出資,如果領主沒錢那就議會和教會出資.當然,領主也可以用訓練場進行訓練,衛兵們也有權使用各種城防武器.
城鎮守衛工作也受到當地軍事修會的協助,在利沃尼亞聯盟,當地最大的軍事修會就算神聖帝國的哥特騎士團了,自從聯盟建立起來,哥特騎士團就受到領主們的邀請在聯盟建立騎士團分部,協助當地人民,也會有騎士協助領主,騎士團分部是一座小型堡壘,騎士們也居住在城市裏,幫助人們,行俠仗義.
在柯尼西特堡,有6座衛兵兵營、馬廄和軍械庫,柯尼西特堡有三個城區,分別是港口區、東城區和西城區,每個城區都有兩所兵營、馬廄和軍械庫,除此之外,領主還為自己建造了一座堡壘軍營、私人馬廄和小型訓練場,領主的私人設施就在城堡旁邊,沒有超過法律限定範圍.
柯尼西特堡目前可以拉起16000多人的城鎮衛兵(6000長戟衛兵和5000火槍衛兵還有5000輕騎兵)和5000多名修會騎士,雖然柯尼西特堡的人口隻有三萬多人,但是這裏是邊境地帶,軍人比例接近於普通人口,幾乎大部分男性都是衛兵,這是很正常的,就從柯尼西特堡的名字就看出來了,在和平時期,是一座城鎮,在戰爭時期,就是一座巨型要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