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八章林雁:包容和愛孩子的一切才是真正的母愛(1 / 3)

林雁,20世紀60年代出生於吉林通化市,現為廣州某能源公司黨委書記、副總經理,廣東省社會科學院環境與經濟政策研究中心顧問,廣東省吉林商會副會長,廣州市青年企業家協會副會長。家族企業:餐飲業,擁有特大型餐飲酒樓多間,年營業額10億元人民幣以上。

45歲的林雁和22歲的女兒安靜地坐在對麵的沙發上。這是在廣州彙景新城亞太俱樂部的圖書館裏,晚上人很少。從神情上來看,母女倆曾經的激烈衝突已經化為無形。

林雁遞過她的手機,在開機屏保上顯示出這樣一句話:別要求女兒太多,包容和愛孩子的一切才是真正的母愛。這是她的一個好朋友發給她的短信,她留了下來,並設置為屏保,“覺得委屈的時候就看一眼。”她說。

兩個月前,在小區的一次讀書會上,麵對著小區裏其他同齡的女人,她描述了自己和女兒最激烈的一次衝突。

那次衝突是從2009年9月開始的,女兒出門在外,在北京的中國傳媒大學上學。她希望女兒在當月回來主持一個朋友的酒店開業儀式,但女兒堅決不願意。溝通失敗後,她賭氣跟女兒兩個月沒有通電話。女兒也同樣沒打電話回來。

她為此感到不安,吃不下睡不著,瘦成了不到100斤。那時她感覺自己已經走到了人生的死角。

父愛如天

林雁的早年很順,幾乎沒受過什麼挫折。她出生於吉林省通化市,是家中6個孩子中最小的一個,父母到了40多歲才有了她,就不由地對她寵愛有加。

最令她記憶深刻的是父親的愛。甚至在過去很多年時間裏,她覺得自己一直生活在父親的目光下,她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父親高興。

她小時候體弱多病,10歲時得了嚴重的結核性腹膜炎,全靠父親兩年間堅持每天背她去醫院治療才痊愈。她至今仍清晰地記得一個場景,父親戴著狗皮帽子穿著黃皮大衣,背著她在雪地裏走,每走一步都咯吱作響。她就趴在父親背上跟父親說話,父親一回頭,帽簷上全是霜,但他的背上卻是汗透的。“這麼多年,每次提起這件事,我都會難過。”林雁的眼淚下來了。

父親是那種很細心、默默為別人做事的人。有一次,父親給她二嫂送去了水煮花生,二嫂就問他怎麼知道她愛吃,父親說:“在家裏看到你經常吃,我就知道了。”林雁的大哥跑供銷,經常出差在外,父親就每天送她大嫂上班,很早起來就在院子裏咳嗽,叫大嫂起床,然後步行送她上班。夜裏,一家人睡在一個大炕上,所有人上炕後,父親都會把每個人的鞋墊拿出來放在爐邊烘幹。

在她的記憶中,父親也有嚴厲的一麵。從小到大,父親隻打過她兩次,一次是她連續兩天在蒸籠裏拿饅頭,因為燙手掉到煤堆裏。另一次是她把一罐子治蛔蟲的寶塔糖都偷吃了。

由於父親在林業部門工作,林雁受父親影響也考進了吉林林學院。1992年畢業後,先進社保局工作,而後參與平安公司長春分公司的籌備。被分配到為平安提供管理谘詢顧問的麥肯錫工作組之後,她擔任了平安公司廣州分公司的總經理。

在她擔任平安公司廣州分公司總經理之後,曾經分兩次給過家裏4萬元,結果父親打電話來說,我們家是個普通窮人家出身,不求大富大貴。錢是你的,揣在兜裏好花,錢不是你的,揣在兜裏咬你,難受。她聽了明白了,覺得父親很了不起,在關鍵時候總能提醒她。

2005年的一天,83歲的父親從來都吃早餐,那天突然沒吃早餐,母親打電話給林雁,說你父親感冒了,不舒服。林雁立即說,那得去醫院啊。等到送至醫院,父親在很短時間內就去世了,被診斷為心肌梗死。

林雁的精神支柱似乎就剩下了女兒。幾乎從懷孕時開始,她就對女兒寄予厚望,甚至為了胎教,將枕頭換成了厚書。

為女兒安排一切?

當女兒2007年終於從她身邊離開時,她陷入了莫名的焦慮之中。再加上近來丈夫因生意原因經常出門,聚少離多。她常常一個人在家,情緒低落。

後因與女兒起爭執,更是雪上加霜。“我記得可清楚了,那年有個歌手陳琳跳樓自殺,我就覺得特別理解她,覺得正好,可以結束了。”她說自己也到家裏的後陽台上,那是15樓,她把腳伸上去,躍躍欲試,覺得跳下去可能就沒事了。但她最終還是克製住了,她說自己現在想起這一幕都不寒而栗。

在兩個月的冷戰之後,她決定去北京見女兒。臨行前,她給女兒打了電話,讓她給自己訂個學校附近的酒店。下午一點到北京後,她就發短信告訴女兒,然後想,女兒一定會在酒店大堂等我,結果女兒不在。她又想,女兒一定在房間等我,結果也不在。打電話給女兒,她還在寢室,她說你到了,那我下來。那一刻,她覺得心灰意冷。

等女兒來到酒店房間,兩個人不知道該說什麼,就那麼坐著。後來,她拉上窗簾,跟女兒說,累了,睡一會兒吧。母女倆就都睡了,醒來時天已經黑了。然後兩人去飯店吃飯,第一個菜上桌時,她們倆都沒有食欲,在沉悶的氣氛中,兩個人都沒頭沒腦地哭了。哭泣讓繃緊的弦放鬆下來,她們才開始交流,才知道對方是怎麼想的。

女兒說,其實你隻要說你想我,我就會回來的。但你總讓我感覺你在安排我的一切,每一秒鍾都在安排。林雁說,我說想你你也不會回來的。她曾經是心灰了,就覺得算了,過好自己的日子就好了,女兒愛怎麼樣就怎麼樣吧。

參加那次讀書會的經濟學家趙曉聽完這個故事後說,你其實沒有想明白,女兒從小到大,都是你以她為中心,圍著她轉的。現在女兒長大了,你反而想讓女兒以你為中心,這種轉換是不可能的事情。

林雁把這段話記了下來。但直到後來,她和一個好朋友聊起這件事時,才隱約想通了一個道理,就是她的手機屏保上的那句話:別要求女兒太多,包容和愛孩子的一切才是真正的母愛。

她從小在父母的關愛下成長,其實直到自己有了女兒之後,才突然意識到自己長大了,以前她是從來不知道關心人的。但有過一段單親媽媽的經曆後,她似乎把生活的重心都寄托在女兒身上了,讓女兒學舞蹈、鋼琴、長笛,進最好的學校。

林雁的媽媽有時也忍不住會打電話勸她,說你要對自己好一點兒,我就沒管你們這些孩子,不也長大了,何必呢。

林雁也在艱難地學習如何與女兒相處。讓她經常想起父親對她的愛那麼無私,也沒有刻意地安排她的生活,而她卻不可遏止地想為女兒安排一切。有時她覺得自己是對的,“我這麼努力培養孩子,那孩子能高興嗎?但孩子以後會明白,不是所有人都能有這樣的機會的,如果我不為她爭取,她以後也會抱怨。”

但女兒的反應也讓她感到疑惑,女兒畢竟長大了,如果女兒不可能改變,那隻有調整自己了。

萬物有時,四時有序。鳥兒終有羽翼豐滿、離巢的一天。

這是鳥兒的新生,也許也是母親的新生。

在訪談過程中,母女倆一會兒流淚,一會兒又露出笑容。

她們已經達成了和解。

愛父母,愛老公,愛子女,關愛身邊的弱勢群體

談談您現在的事業和您的價值觀。

我現在在一家能源公司工作,我的價值觀是什麼呢?我也會經常想到這個問題。其實我覺得人活一世,幸福最重要!但是我說的幸福並不是一定要有豪華的房子,或是穿國際名牌。

我覺得如果在夫妻恩愛、家庭和諧的基礎上再有一定的經濟實力,就很幸福。

您如何取得現在這樣的成就?

我之所以能夠有今天的小小成就,我認為“博命”很重要!博命就是不斷地努力,即使你已經做得夠好,那也還要再努力!不論你做什麼。如果你是做銷售的,你隻要有這種精神和這種幹勁,你就一定能成功!當然,要從多方麵努力。比如我在保險公司工作以前是在政府部門工作,那時我不敢講話,更不敢在眾人麵前講。後來我參加多次培訓,在家裏背誦很多不同場麵用的常規話,還要對著鏡子練習麵部表情,自然流露出很親切很端莊的笑容。在這樣不斷的努力下,我終於敢在眾人麵前講話了,自然流暢。我想我業務做得好,後來又當領導與這些不斷的突破、不斷的努力是分不開的。

家庭在您的事業奮鬥中占據怎樣的位置?

在婚姻方麵,我是個失敗者,是因為我沒有處理好工作和家庭的關係。但是現在我會很珍惜我所擁有的一切,隻有家庭和事業雙豐收,才叫真正的成功!

您和家人、朋友在生活中有哪些讓人記憶深刻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