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生命如屋(1 / 1)

生命中的每一天究竟該怎樣度過?聽到兩種截然相反的說法。一種說法認為:將生命中的每一天當做生命的第一天去過,帶著最初看到這世界的新鮮與驚喜,讓充滿好奇的眼睛在尋常的天地間讀出大美,讓心在與萬物的美好交流中感到無比的欣喜與滿足;另一種說法卻是:將生命中的每一天當做生命的最後一天去過,帶著即將辭世的留戀與珍惜,及時兌現夢想,及時將生命中的“不如意”改成“大如意”,寬宥他人,感謝命運,在夕照裏掬一捧純粹的金色,鍍亮心情。

我同樣地喜愛這兩種說法。我願意讓自己熱愛世界的心永葆“第一天”的新奇和敏感,也願意讓自己珍惜世界的心永遠懷有“最後一天”的警醒和勇毅。

很久了,我一直不能忘記那個叫喬治的人。這個不幸的設計師被命運虧待、作弄——妻子離他而去,兒子被判給妻子後,沉溺於毒品不能自拔,並且和喬治疏遠。喬治對自己做了20年的工作也極不滿意,終於在氣急之下和上司大吵一架,憤然辭職,衝出了辦公室。這個喬治已經夠倒黴了,但是,更倒黴的事情又出現了——他被告知得了癌症,僅剩下幾個月的生命了。

潦倒的喬治,就像父親留給他的那幢建在海邊的破舊不堪、搖搖欲墜的舊房子。瀕臨死亡的生命,瀕臨倒塌的房屋,喬治的世界淒慘到了極點。但是,命運一次次地棒喝卻將他打醒了,他下決心改變自己似乎再也難以改變的生活。

倒計時的生命之鍾在耳畔滴答作響。

喬治要在這人生的最後幾個月裏重活一回。

他決定將海邊那幢破舊的房子按照自己多年來夢想的樣子重新修葺。似乎直到這時,徒然浪費了幾十載寶貴生命的喬治才恍然明了,自己這個建築師原是可以為自己建造一幢美麗房舍的!而他的願望,遠遠不止這些。他隱瞞了自己的病情,邀請兒子暑假和自己一道修建房屋,而終日無所事事的妻子開始主動給這父子倆送飯,慢慢地,竟也加入了他們的行列。

海風吹拂,陽光強烈。父子倆在勞動中重建親情,夫妻倆也在勞動中鴛夢重溫。兒子也擺脫了毒品的困擾,並得到了甜蜜的愛情。妻子對喬治有了全新的認識。房子建起來的時候,愛也成長起來……

這是美國電影《生命如屋》中的情節。這部影片,以“愛的重建”與“屋的重建”,給人以生命“第一天”和“最後一天”的強烈震撼和深刻啟迪。不幸而又萬幸的喬治,將人生之悟砌進了牆裏。我相信,即使他命赴九泉,也會含笑憶及自己生命尾聲中重獲的那一次“濃縮版”的、有價值的生命——愛的體驗,情的升華,咀嚼人生況味的晨昏,房屋矗立時強烈的成就感……

生命總在不覺中流逝,日子被日漸麻木的人過得舊了、更舊了。“第一天”和“最後一天”的提醒,其實是善愛者為自己和他人出的一道人生思考題。在這道思考題麵前,願倦怠麻痹或緊張忙碌的你能有片刻沉吟。問問自己,在激情燃燒過後,是否曾守著灰燼懨懨度日?在人生謝幕之前,是否曾鎖著眉頭打發時光?在“第一天”和“最後一天”之間,歲月那麼漫長,漫長得讓人誤以為凋零隻是遠方別人的事。你願不願意同喬治一起醒來?像詩人一樣活著,像農夫一樣勞作,讚美陽光,享受生命……

生命如屋,值得我們帶上所有的熱情與智慧去悉心建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