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青辦的夥食還可以,土豆燉茄子,還厚大饅頭。

王建設也確實有點餓了,這幾天吃的都是那些幹糧,現在吃點熱乎飯感覺好多了。

塔河縣,縣城和城市裏一樣都需要用糧票購買食物,等到了村裏就是吃大鍋飯了,大家一起幹活,拿工分,平時可以在食堂吃飯,雖然不一定能有多好,基本能夠吃飽。

工分最後年底會計算之後折合成錢發給大家。

在大隊吃喝不花錢,不過每年的糧食份額也是根據工分計算的,兩百斤的糧食但是想要買別的針頭線腦家具什麼的還是需要花錢買的。

沒多久他們大隊開著一輛拖拉機過來接他了。

過來的是運輸員,皮膚有點黑,也顯得有點粗糙,帶著一個軍大帽,身上穿著一件軍大衣,名叫張來寶,歲數大概三十歲。

結果一聊天,發現人家才十八。

不過王建設才十六還是得叫人家張哥。

王建設把東西搬到車鬥裏,自己也坐了上去。

“剛剛拉完木頭,有點灰,你自己彈彈。”

“張哥,現在就開始伐木了嗎?”

“沒有,是縣裏有一批家具訂單讓我們送點木頭過來的。”

王建設給張哥遞了煙還把剩下的半盒也送給了這個張哥。

這一下可是讓張哥的話多了起來。

王建設也算是知道了大隊的一些情況。

“現在大隊正在準備秋收,之後就是要上山伐木。

咱們大隊的隊長姓李,叫李愛國,五十多歲是抗戰老兵。

這邊不少都是當初逃難來的人,白山大隊也是這些人組成的自然村,後來改名白山大隊,以前叫白山村。

村裏有兩個比較大的家族,村長的李家,村支書的趙家,還有一個是武裝隊長祁少峰,他是抗美援朝老兵,退伍來的白山大隊,倒是沒有家族,隻有一家三口,不過在大隊話語權還是很大的。”

“那民兵隊長和婦女主任都是誰在擔任。”

“民兵隊長是李村長的大兒子擔任,婦女主任是趙書記的老婆擔任。”

“哦,那咱們村裏還有其他的知情嗎?”

“來咱們這的知青很少,除了你還有去年來了兩個,一男一女,都是上海來的,上個月已經結婚了。”

“那知青都住哪啊,我去了要和他們住一起嗎?”

“不會,你們來了一般先住老鄉家裏,他們兩個已經蓋了房子,從老鄉家裏搬出來了。”

王建設聽了這個消息也開始盤算是不是要自己建房子住,他有係統在身,還是自己住比較好。

王建設這兩天在火車上也在研究自己的係統。

讓他有些無語的是他原本想要直接從係統裏麵購買原材料出來倒賣,結果發現不行,雞蛋買了但是拿不出來,隻能用來加工食物。

這一下讓他有點鬱悶了,要是可以直接賣原材料其實掙點錢還是可以的,無論是饅頭燒餅或者是雞蛋圓白菜都比較好賣。

但是要讓王建設拿著裹滿醬料的燒餅饅頭圓白菜串什麼的去賣這個確實不容易啊。

這年頭私人賣東西都是偷偷摸摸的,他這些放涼了不好吃,想要熱的總不能讓他弄個什麼棉布罩著吧,到時候髒兮兮的更沒人買了。

空有寶山不能變現,這讓他有點痛苦,要是隻是做起來自己吃,他是一萬個不甘心。

雖然他還有一個倉庫,不過裏麵不能種地,也不能放活物,他對著一隻小麻雀試過,想要收進去必須先弄死,上山打獵也不用想了,真要是遇上豺狼虎豹的直接就是送菜。

這個倉庫空間估計也就能夾帶一點私貨,四立方米也不算大一立方米的大米也就隻能裝800公斤左右,四立方全都裝滿也就三噸多一點,現在大米兩毛多一斤,黑市上不要票四毛左右,一趟可能能掙到一千左右。

看著不少了吧,問題有兩個,三噸糧食從哪來,要知道現在是三年自然災害時期,說白了到處缺糧,東北黑土地糧食豐富,可是交了公糧也剩不了多少口糧了,誰也不傻,真要有富裕的自己也會去黑市上換。

王建設也沒有什麼糧站符背景和關係,真的搞不到,最難受的是他自己能從係統搞到的又不能拿出來賣,心塞啊。

原本覺得自己有了係統,還是和食物相關符係統,那還不是原地起飛財源廣進,沒想成了現在的情況,要隻是滿足自己的口腹之欲,這個係統實在可惜了。

王建設想要看看現在的人對他係統出品的食物的接受程度。

王建設準備先在張哥這試試。

“張哥,跑了這麼久也餓了吧,我這有醬香燒餅,你來塊墊墊。”

說著王建設從挎包裏麵拿出一個鐵板燒餅。

這個燒餅被一張油紙包著。

這是在倉庫空間裏麵弄得,油脂是他原本包窩窩頭的,在倉庫裏操作了一下,把竹簽弄掉,再用油紙包上,這也是王建設發現倉庫的一個作用,裏麵的東西可以隨意挪動。

“這怎麼好意思。”

“張哥,你這大老遠的跑來接我也受累了,也沒啥感謝你的,你嚐嚐這個。”

“這,謝謝了。”

張哥接過了燒餅打開油紙。

“好香啊,你你們城裏人就是會吃。”

王建設看著對方吃的津津有味,沒有感到什麼不對勁,隻是一個勁的誇獎好吃。

王建設其實想搞批發,這樣可以快速掙錢,畢竟直接從係統買燒餅,直接拿出來賣,不用製作,對方要多少隨時就能拿出來,鐵板燒餅需要三分鍾的製作時間,別人就算想要一時半會也很難拿出這麼多。

王建設嚐試了一下,燒餅一次做多可以製作十個,饅頭圓白菜也一樣一次做多製作十份。

蛋包腸一次最多做四份,雞蛋堡也一樣一次隻能做四份。

食物做好放在倉庫裏麵可以保溫,拿出來就是熱的。

剛剛的燒餅也是王建設有了想法之後,拿出來在背包裏麵變涼了之後才給張哥的。

拖拉機沿著一條小路一直開了兩個小時才到了一個村子。

這個寧靜祥和的小村落坐落在大山腳下不遠處,與巍峨聳立的山巒相互映襯著。村裏的房屋大多采用傳統的土木結構建造而成,牆壁由土坯堆砌而成,顯得古樸而厚重。這些房屋的房頂更是別有一番特色,基本上都是用茅草和泥土混合後覆蓋而成的。那一片片粗糙的茅草與泥土緊密結合在一起,仿佛給每座房子戴上了一頂天然的草帽。遠遠望去,整個村莊的屋頂呈現出一種深淺不一、錯落有致的色調。然而,令人驚訝的是,在這裏竟然看不到一座青磚瓦房,也許是因為這裏的村民們更偏愛這種古老而質樸的建築風格吧。

每一家都擁有一個寬敞的大院子,這些院子風格各異、獨具特色。有些人家用結實的木籬笆將院子圍起來,木籬笆錯落有致地排列著,仿佛是一道天然的屏障;而另一些人家則選擇了厚實的土牆來作為院子的邊界,那土牆上或許還生長著一些青苔和小草,給整個院子增添了幾分古樸的氣息,一般帶有土牆的院子都在村子的外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