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被動的,有時別人發泄完就走了我也能忍耐,有一種逆來順受的感覺。對方說什麼時候玩、怎麼玩,我都能接受。我從不主動進攻。有人提出來讓我主動,我不願意,原來勃起的,一接近他的肛門就疲軟了。有個男友比我小幾歲,他希望我愛撫他,我就裝出愛撫他的樣子,實際上我隻喜歡別人愛撫我。我從性格上講就是比較柔弱的,有依賴性,願意得到別人的幫助、照顧。
我喜歡給對方,但我很少要求對方給我做。所以我有一個朋友,我對他是次次做,他對我做得少。年輕時,給對方時我自己也會勃起,現在勃起的情況少了。
一位兩次交友愛上的都是異性戀者的男青年不諱言自己喜歡被動角色:我和他之間的第一次是我給他做的。後來每次都是我給他做。
一位少年時代因相貌出眾被人當女性玩弄過的同性戀者,顯然由於其早年經曆,形成了認同女性的性傾向,他在問卷上寫道:從記憶中,我大約18至20歲左右開始喜歡玩弄男性,經常偷看男性,直到想男性,想同男性睡覺。特別是身材高大、粗大的男性刺激我最大……在我與男性的同性性行為中,我完全呈現(表現得像)女性一樣,既不,也不……這個既不也不看來是指不采取主動角色,隻取被動角色之意,證據是,這位同性戀者曾因罪被處理過,但後經醫院證明他在此類關係中一向隻取被動接受角色之後,處罰遂被撤銷。
對於同性戀關係中兩種角色孰高孰低的問題,絕大多數調查對象都持二者無高低之分這樣一種觀點,隻有極少數人認為主動角色高於被動角色。一位明顯喜愛主動角色的調查對象說:我在性行為中喜歡主動角色,不情願當被動角色。滿足別人的地位低,被人滿足的地位高……在同性戀的求偶過程中,一般來說,年紀小的、條件好的、被人追求的角色地位高;年紀大的、條件差的、追求別人的人地位較低。因此,就有剛剛入道的人一般都不肯接受,覺得吃虧,年紀小的連為別人都不樂意這樣的說法。還有人概括說:這和年齡有關。年齡大的追求別人的多,年齡小的被追求的多。很多人年輕時以發泄為主,老了就接受發泄。
這種觀念似乎並不為大多數同性戀者所接受。他們認為,性關係中的角色分工並不顯著,主動被動兩種角色也沒有高低之分。有人說:不覺得主動被動哪個高哪個低。還有人說:兩人是平等的。我也不吃虧,你也不吃虧。不能自己玩完別人,不願讓人玩自己。也不會看不起願作女性角色的人。
第二節角色問題 (3)
還有人從異性戀思維定式角度批判了褒揚主動方、貶低被動方的觀點:有人喜歡某種做愛方式,有人不喜歡,並不是所有的gay都喜歡top(主動方,在上者,又譯頂子——作者注),不喜歡bottom(被動方,在下者,又譯底子——作者注)。以為top是好的,bottom是不好的,這是不對的。如果我喜歡作bottom,我不會隱瞞,以為被X就是不好的,是受汙辱,這樣看是不對的;以為top就特別男性,這也是不對的,混淆了一個概念,以為top是男性化的象征,bottom是女性化的象征,這是異性戀的想法,沒有說到點子上,把不重要的東西當成重要的了。有些異性戀動不動就問別人是0還是1(或者I和O,A和O),這是過度概括,不正確。
同性戀性活動不是必須有,有些人嚐試過但不喜歡這種方式;也不一定分主動被動,都是相互的,雙方都有進入和被進入。我認識一個人,他就要作一個大男人,我說,那你為什麼不去找女人呢?他說,征服男人才有意思。我覺得這種思維方法特別不好,有偏差。
在調查過程中,我們同調查對象探討過角色問題,其中有一位文化修養較高的人對此發表了他的經過深思熟慮的長篇大論,他抨擊了在這一問題上的異性戀思維模式,提出用語革命的概念,對我們有很大啟發。最難得的是,他的觀點是從他自身的經驗中體會出來的,是一種以自己的皮肉為證明的理論,這就顯得比異性戀觀察者的任何分析推論更有價值:
我第一次同美國同誌(港台用語中特指同性戀——作者注)接觸時用的詞是husband(丈夫——作者注)和wife(妻子——作者注),來區別性活動中兩個人理所當然會被分配到的角色,可別人告訴我,他們隻用top和bottom。最簡便的理解是:top是指性行為中插入的一方,bottom是指行為中接受的一方。同誌雜誌上的求友告示裏可能就會用到moretopthanbottom(以作頂子為主——作者注)來表示自己的偏愛。我想這是一種用語中的小革命,即半徹底地拋掉異性戀模式的包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