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十、中國氣候與中華文化(1 / 3)

氣候與文化會有什麼關係?作者在幾年前就開始思考這個問題。因為氣候是自然科學,文化是社會科學。當作者在較多地研究了天氣氣候對於國家的經濟建設、人民的衣食住行和健康等影響之後,認識有所升華,即從氣候影響的特殊性上升到影響的普遍性。認識到氣候不僅對物質世界而且對精神文明同樣也有深刻影響。因為一個國家、一個民族都離不開地理氣候環境所提供的生存條件和發展基礎。每一個國家和民族都在自己特定的地理氣候環境中孕育、產生和發展自己的文化和其他事業。這也就是在一個較大的國家裏也會有較大差異的地方文化的原因。當然,國家和民族的文化,隨著社會的發展,特別在科學發達的現代,也會吸收其他民族的優秀文化而發展。但是,地理氣候對文化影響的部分則是相對恒定的。隻要這種條件繼續存在,其影響就不會消失(當然可以發展)。作者在對氣候與文化關係的認識提高過程,在江蘇教育出版社出版的《金蘋果文庫》中的《氣象與生活》的前言《我與科學世界》中已有介紹,歡迎讀者不吝賜教。

不過,氣候對文化的影響和文化本身一樣,都是博大精深的。作者的認識還十分粗淺,有待今後不斷研究深化。本書中隻是舉出了影響最深刻的四方麵例子。

寒寒熱熱度春秋

在介紹中國氣候對中國文化的影響之前,首先要概括介紹一下我國氣候的特殊性。這是形成我國獨特中華文化的主要因素。

讓我們從毛澤東主席的一首詞說起。

1996年是毛澤東同誌逝世20周年,中共中央文獻研究室主編,中央文獻出版社出版了有67首詩詞的《毛澤東詩詞集》。其中有一首《賀新郎·讀史》就有問題的答案。為使讀者了解全貌,錄該詞如下:

人猿相揖別,隻幾個石頭磨過,小兒時節。銅鐵爐中翻火焰,為問幾時猜得,不過幾千寒熱。人世難逢開口笑,上疆場彼此彎弓月。流遍了,郊原血。一篇讀罷頭飛雪,但記得斑斑點點,幾行陳跡。五帝三皇神聖事,騙了天涯過客。有多少風流人物?盜蹠莊屩流譽後,更陳王奮起揮黃鉞。歌未竟,東方白。

詞的前三句意思是,人類從類人猿分化出來時,便進入了石器(工具)時代,而石器時代隻不過是人類的幼兒時期。第四至第六句,據上述《毛澤東詩詞集》的注釋是“‘銅鐵爐中翻火焰’,指青銅器和鐵器時代。青銅器和鐵器都要用爐火來冶煉和翻鑄”,“青銅器時代和鐵器時代隻經過幾千年,和石器時代經過幾十萬年不同,說明人類的進化越來越快”。

毛澤東主席在這首詞中選用“寒熱”而不用通常使用的“春秋”來表示年,這固然是由於“賀新郎”詞牌通常都須押入聲的仄韻,同時確實也精辟地表達了我國冬冷夏熱這一最主要的氣候特點。令研究了40年中國氣候的作者讀來也十分佩服。

毛澤東主席如此用詞,顯然主要是基於他長期的生活實踐。下麵以他的家鄉湖南省會長沙為例,來看看這樣用詞的實際依據。

我國習慣以5天平均氣溫穩定低於10℃為冬季,22℃以上為夏季,10℃~22℃之間為春秋季。如果按照這個劃分標準,那麼長沙春季(3月14日至5月19日)和秋季(9月28日至11月24日)加起來也隻有123天,而冬季(110天)和夏季(132天)總和則長達242天。即春秋季加起來也隻有4個月,一年中有8個月是在過冬、夏季節。另一方麵,長沙最冷1月平均氣溫4。6℃(比同緯度世界平均16。1℃低了11。5℃),每年平均有霜22。O天,降雪8。8天;清晨最低氣溫低於0℃的冷日全年平均達19。9天,極端最低氣溫零下11。3℃。可見當地冬季之寒冷。而長沙最熱7月平均氣溫又高達29。3℃(比同緯度世界平均偏高1。8℃),午後最高氣溫高於35℃的炎熱流汗日子每年平均有29。9天之多,盛夏季節夜間常汗濕枕席難以入眠。曆史上極端最高氣溫43。0℃。這又可見長沙夏季天氣炎熱之一斑。冬季常需棉衣禦寒,過個夏天要瘦掉好幾斤肉。這種氣候於人們印象之中焉能不深刻?

同樣,毛澤東主席晚年居住的北京(此詞寫作時間為1964年春),也有著世界同緯度上最鮮明的冬冷夏熱氣候。北京隆冬1月平均氣溫零下4。6℃(比同緯度世界平均偏低10。1℃),大地凍得硬邦邦的,河湖上冰厚得可以安全滑冰;夏季7月(平均氣溫25。9℃,比同緯度世界平均偏高1。9℃)也常熱得流汗,居民的空調冷氣也正日漸普及。長沙、北京尚且如此,我國春秋最短、夏季最熱的新疆吐魯番盆地更有“吐魯番盆地一年隻有兩季,西伯利亞的冬季和撒哈拉的夏季”之說。我國這樣的冬冷夏熱氣候,用一個“寒熱”來代表一年,真是再恰當不過、再自然不過的事了。

當然,在世界上能達到用“一寒一熱表示一年”程度的區域的麵積是很少的。因為極地和高緯地區幾乎全年皆冬,赤道和低緯地區全年皆夏。隻有中緯度大陸上才可能出現四季變化(中緯海洋上多為四季如春)。而有四季變化的中緯大陸地區中,又隻有冬有西伯利亞強冷空氣頻頻南下,夏有大陸性氣候高溫(特別是副熱帶高氣壓控製下長江中下遊地區的伏旱高溫)的我國,才是世界上“一寒一熱即一年”唯一最典型、最鮮明的地區。

所以,外國人讀《賀新郎·讀史》,很可能對“寒熱”兩字莫明其“妙”,甚至“莫名其妙”。但占世界人口3/5的我們中國人讀來卻會發出會心的微笑,感到十分親切。毛澤東主席這種來自實踐又高於實踐的發揮,以及把科學和文學高度和諧地結合起來的藝術,已經達到了令人叫絕、令人傾倒的地步。

可見,相對全世界而言,我們中國世世代代一直都在“寒寒熱熱度春秋”。而正是這寒寒熱熱的特殊氣候,給我們中華文化以深刻的影響。

節氣文化

如果研究中西方“氣候”一詞的含義和來源,就會發現兩者大不相同。古希臘語中氣候乃是陽光傾斜程度的意思。低緯度陽光傾斜度小,太陽在天頂,熱量豐富,氣候就熱;高緯度陽光傾斜度大,太陽在地平線上不高的地方,陽光熱力弱,氣候就冷。後人進一步據此把世界分為熱帶(太陽傾斜度最小)、兩個溫帶(傾斜度居中)和兩個寒帶(傾斜度最大),即5個氣候帶(溫帶和寒帶均南北半球各一)。天文學家托勒枚〔C。Ptolemy(85—165)〕更是根據最長日照時數每半小時為間隔,把赤道到北緯62。之間區域劃分24個天文氣候帶。第一帶在赤道附近,寬8。5個緯度,第24個帶在62。N附近,寬度隻有1/3個緯度。例如,英國就位於第8,9,10,11,12和第13氣候帶內。由於這種氣候帶是根據天文學劃分的,因此各帶寬度雖然不同,但卻都是平行於緯圈的。當然,西歐等溫線雖較平直,但也不可能完全平行緯圈,因此天文氣候帶也隻是大體符合實際。

但在我們中國,曆史上卻從沒有人這樣來劃分氣候帶。這決不是偶然。因為我國的等溫線更加不平行於緯圈。其中有地形高度和大氣環流兩方麵原因。例如由於我國地勢西高東低,特別是夏季裏西寒而東熱,東西之間的溫差比南北方向還大;冬季中,由於亞洲高緯度地區西暖而東冷,南下的冷空氣也使我國氣溫分布東冷而西暖。這種規律隻不過因為地形高度的影響受到幹擾才不易被發現罷了。我們隻消舉兩個同海拔高度對比例子便可明白。例如,在北緯49°附近,大興安嶺西坡的海拉爾(海拔613米),1月平均氣溫—26。8℃,而同緯新疆阿勒太(海拔736米),雖海拔高度比海拉爾還高123米,可1月平均氣溫卻低達—17。O℃。再如北緯40°附近,遼寧丹東1月平均氣溫—8。2℃,而新疆西部的喀什雖然海拔高度比丹東高出1275米,但1月平均氣溫竟反比丹東高出1。8℃!如果我們用泰山冬季的溫度梯度把喀什訂正到丹東同樣的高度上,喀什1月平均氣溫是—1。O℃,比丹東要高出7。2℃之多。

我國“氣候”一詞主要是從24節氣①(①節氣簡稱氣。24節氣的名稱是,立春、雨水、驚蟄、春分、清明、穀雨、立夏、小滿、芒種、夏至、小暑、大暑、立秋、處暑、白露、秋分、寒露、霜降、立冬、小雪、大雪、冬至、小寒和大寒。為了便於記憶,古人取每個節氣名字中的一個字,編成了順口溜:“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暑相連,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大小寒。”

為了使讀者大體了解我國古代農事的快節奏,錄其中一首節氣農事歌如下:

一月有兩節,一節十五天。立春天氣暖,雨水糞送完(指送到地裏)。驚蟄快耙地,春分犁不閑。清明多栽樹,穀雨要種田。立夏點瓜豆,小滿不種棉。芒種收新麥,夏至快犁田。小暑不算熱,大暑是伏天。立秋種白菜,處暑摘新棉。寒露收割罷,霜降把地翻。立冬菜起亮,小雪犁耙開。大雪天已冷,冬至換長天。小寒快積肥,大寒過新年。)和72候而來。例如,《黃帝內經·素問·六節藏象論》中說,五日謂之候,三候謂之氣(即15天為一個節氣),六氣謂之時,四時謂之歲。《禮記·月令注》中還把氣候兩字連了起來:“昔周公作時製,定24節氣,分72候,則氣候之起。”中國“氣候”的起源並不像歐洲源自氣候帶的空間分布,而是起源於中華文明發祥地黃河流域的時間變化。這是因為我國農業生產的迫切需要。

正如前麵所說,我國氣候冬冷夏熱,春秋短促,氣溫變化急劇,常會造成農作物的凍害(氣溫低於O℃)和冷害(氣溫高於O℃)。例如,春季播種過早,幼苗會受春霜凍害,播種過遲,作物成熟期會受到秋霜凍害。後來我國農業發展到一年兩季,低溫凍害的影響就更頻繁了。因此春季中必須及時搶種,初夏搶收後搶種後茬作物,秋末又要搶收後茬作物和播種越冬作物。這些都要抓緊時間。正如俗話所說,“春爭日,夏爭時”。農民年年像打仗一樣按24節氣種地。否則,“人誤地一時,地誤人一年”。用南宋《陳旉農書》的話說,就是“萬物因時授氣,因氣發生。時至氣至,生死因之”。即如果不順天時,連收成都成了問題。因此中國很早就出現了24節氣,主要是為了指導種田。元代《王楨農書》甚至發展到了用24節氣72候來安排全年農事,稱為“授時指掌活法之國”,簡稱農事授時圖。它不僅記載了每個節氣的3種物候,還特別記載有各節氣應幹的農活。照這個授時圖去做,一般都能符合節令,生產順利。例如,圖中立春節氣第一候的物候是東風解凍,農活是修農具、糞池;驚蟄節氣第一候物候是桃始華(開花),農事是種麻、粟、豆、黍;清明節氣第三候的物候是虹始見,農事是種紅豆、綠豆;立夏節氣第二候物候是蚯蚓出,農事是收蔥子、繅絲等。

除了24節氣以外,我國還有一些雜節氣。例如九九、三伏、時、梅和社等,都是作為節氣的一種補充。

九九是從冬至日算起,第一個九天為頭九,第二個九天為二九,第三個和第四個九天(相當於1月中、下旬)就是三九、四九……我國有首流行的九九歌是:“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雁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除了“冬九九”之外,還有夏九九歌。其中有一首是:“一九二九扇子不離手,三九二十七,冰水甜如蜜,四九三十六,出汗如出浴……”三伏,即頭伏、二伏和末伏,每伏10天。頭伏從夏至後第一個庚日開始,二伏是第四個庚日(大體在7月下旬和8月上旬),末伏從立秋後第一個庚日開始。因此民諺才有“冷在三九,熱在中伏”之說。梅是江淮和江南約6月中旬到7月上旬這段時間內的綿綿降雨,因為此時正值梅子黃熟,因此才稱梅雨或黃梅雨。梅雨期間氣溫高,濕度大,衣物易發黴,因此也有稱為黴(雨)的。但在古代梅(黴)的時間是根據節氣定的。入梅是芒種後第一個丙日,出梅是小暑後第一個未日。因而梅和三伏一樣,雖有大致時段,但每年並無固定日期。“時”原為“蒔”,是指夏至後的15天,正是南方蒔秧季節。其中頭3天為頭時,中5天為二時,後7天為三時。宋代詩人蘇軾在浙江吳興吟的“三時已斷黃梅雨,萬裏初來舶〓風”的“三時”便是指夏至後第8至15天。立春和立秋後第5個戊日都叫社日。春社和秋社,古代是祭祀土神的節日。此外,還有元宵、春節、寒食(清明前一天)、端午、分龍(夏至後第一個辰日。表示以前是一龍治水,雨下起來一大片,以後是分龍治水,雨下起來一小塊一小塊。在氣象學中相應是初夏的鋒麵雨和盛夏的雷陣雨)、中秋、重陽等雜節氣,就不再一一介紹了。

不過,24節氣是根據天文學定的,因此每年的節氣日期都是固定的。可是我國季風氣候年際變化相當大,同一個節氣,不同年份可以有很不相同的溫度。因此民間還常運用另一種大自然語言——物候來幫助指導農作。例如,“棗芽發,種棉花”。因為這種方法直觀方便,現在許多地方農民仍在使用。

最近還有一個例子。我國東北地區因為春季回暖遲,夏涼,秋霜早,熱量不足。因此春季種玉米如果偏遲,就會遭秋霜而減產,如果種早了又會受春霜傷苗,因此播種期的確定十分關鍵。這裏目前正在推廣物候方法,用興安落葉鬆葉芽開放(或杏樹開花)作為春季種玉米的物候指標。適時播種的玉米產量最高,可比一般平均增產67%,在杏樹開花播種的也可增產60%。但如果晚到芍藥開花再種,產量便隻有興安落葉鬆葉芽開放和杏樹開花時播種產量的60%。這個方法是中國科學院地理研究所的一項最近研究成果。由於物候是自然界各種氣象條件的綜合反映,物候與農作物同受它們影響,因此講起來比單用氣溫決定播種期的辦法應該更好。此外古代還有分期播種辦法。因為這樣總有多數田塊因播種比較適時而高產,可保證一定收成。這就是後魏時期《齊民要術》中所說的“凡田,欲早晚相雜(不同播種期),防歲道有所不宜”。

24節氣不僅密切結合農業生產,而且深深融入人民生活和風俗習慣之中,有的節氣甚至還成了民間重要節日。例如,清明節相應風俗有郊外踏青,放風箏,植樹插柳,掃墓祭祖,等等,有書稱之為清明文化。

此外,節氣和民俗千百年來也源源感染著詩人,孕育出數不清的詩詞歌賦,以及民樂、繪畫、舞蹈;民眾中也有數以萬計的民諺、農諺和天氣諺語,形成了豐富多彩的中國節氣文化。中國中央電視台1996—1997年還以24節氣為主題,拍成並播出了24集的《一年四季》,是融天文、氣象、地理等科技知識、農業生產、民族風情於一爐的科技文化係列片。

而在國外,因為季節變化不鮮明,曆史上就沒有出現類似的節氣文化。

中醫和養生文化

人類是大自然之子,是地球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人和大自然有著密切的聯係。人的生命活動規律、生理和病理現象,都受到自然規律的影響和製約。這就是中醫“人與天地相參,與日月相應也”,“人以天地之氣生,四時之法成”的天人相應觀的理論基礎。而氣象條件又是大自然中影響人體最重要的環境因素。所以《黃帝內經》中說,“人生於地,懸命於天”。南京中醫學院80多歲的幹祖望教授更是坦言,“欲知《靈樞》,《素問》之精華,半在氣象”(《內經》現存僅《靈樞》,《素問》兩大部分)。

因為我國盛行大陸性季風氣候,冬冷夏熱,冬幹夏雨,是溫帶中也是世界上四季最鮮明的國家。正是變化急劇、變幅極大的特殊天氣氣候誕生了相應的特殊醫學——中醫(包括中醫養生理論)。因此從這個意義上,完全可以這樣說:沒有中國的這種特殊氣候,便沒有中醫學。

人體作為自然界中的一個開放係統,就會受到自然界錯綜複雜的時空致病環境和因子的影響。因此,因時、因地、因人製宜,便是中醫治病的一個最大特色。

先說因時製宜。我國有世界上最鮮明的四季,因此四季變化對人體健康的影響和人體髒腑功能對四季的反應也最劇烈。

例如,切脈是中醫診病最主要手段之一。而人的脈象卻因四季而有顯著不同,春季為弦脈,夏季呈鉤脈,秋天應是浮脈,冬季應見營脈。因此切脈診病時必須考慮季節因素。古人認為,如果脈順四時(正常脈象),即有病易亦治,原因在於病未深入;如果脈與四時相逆,則一般來說病常已到了難治或不治的地步了。從現代醫學化驗的多項生理常數看,冬夏季節中一般都有較大差異,甚至冷暖鋒過境前後也有很大不同。可見四時和天氣對人體影響之大。中醫針灸也講究四時,不同季節取經絡髒腑的不同穴位。即春取絡穴,夏取俞穴,秋取合穴。冬季因氣在內,體表對外界反應較遲鈍,因此一般用藥多而用針灸少。針灸時進針深淺也要“以時為齊”。春夏宜淺刺,秋冬要深刺才有顯效。例如,治療坐骨神經痛,取環跳、秩邊等穴,春夏一般隻刺4。5~6厘米深,秋冬可刺7。5~10。5厘米甚至更深。

李時珍在著名藥典《本草綱目》中專門有一篇《四時用藥例》,說明他用藥講究季節。《內經》中還具體指出,在春、夏、長夏(指伏天)、秋、冬季節中用藥宜分別加辛溫、辛熱、甘苦辛溫、酸溫和苦寒之藥,以順應春升、夏浮、化成、秋降和冬沉之氣,做到順四時氣象而養天和之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