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殮過後,接著是出殯,然後便是宣布遺詔的事情了。
我抬眸看著那張完美的側臉,看著我們彼此十指交握的手。那天,他跟我說大行皇帝答應他,放他離開,跟我一起去海闊天空,自由翱翔,這是真的麼?這一天,真的會實現麼?
******
鳴鍾響徹九霄,各國使臣前來吊唁。
黎子信和淩燁皆是一襲素縞白袍站在靈柩之前,瞻仰大行皇帝的遺容。
“父皇走得很安詳!”淩燁淡淡的說道。
黎子信點點頭,眼中升騰起一層薄薄的水霧。他從袖中拿出今晨剪去的一綹頭發悄悄的放進金棺中。這是作為皇子皇孫才能做的,表示哀悼的禮節,淩燁看著他這一舉動,嘴角不覺揚起一抹淡淡的笑容。
待眾大臣和親貴們行禮過後,就要進行移靈了。
禮部的大臣忙著布置各項事宜,淩燁將各國使臣應道頤和殿那邊稍事歇息。
殿中很是靜謐,使臣們致以自己慰問後便安靜的落座。午膳是一些簡單精致的齋菜,眾人正在用膳之際,殿外莫昊然神色匆匆的走了進來,跪在大殿上稟報道:“啟稟殿下,城門守城士兵來報,城外三十裏的地方,發現了三萬黎軍,領軍之人,似乎是於雙將軍!”
此言一出,殿中之人無不色變,都震驚的看著正在用膳的黎子信。
而黎子信也因為莫昊然的話而微微一怔。
於雙竟然私自帶兵進入天翊城?
誰給他的令牌?誰給他的膽子?
殿中央上座的淩燁麵色從容,沒有絲毫的異樣,更談不上不悅和憤怒。
莫昊然將淩燁不發一語,有些著急的看著黎子信問道:“黎皇前來吊唁我大行皇帝,宣國上下皆感激不已,可是這城外的三萬大軍,不知黎皇作何解釋?此舉到底何意?”
殿中瞬間議論紛紛,他們交頭接耳的討論著什麼。
“是呀,到底何意呀?”
“......難道是想趁亂打劫?率領大軍攻城?想要趁機吃下宣國?”
“......這黎國皇帝還真是野心勃勃呀......‘
“可不是,他想一統天下的野心,已經是路人皆知了。白國和小夷國不是榜樣麼?”
“可這兩國怎麼跟宣國比?宣國的大軍皆在天翊城中,別忘了,黎皇現在在宮中,他黎國的區區三萬大軍,如何和宣國的雄獅對抗?這不是找死麼?我看呀,他們一定是擔心睿王殿下借機扣下黎皇,到時候,他們兩國不用打,黎皇在宣國手中,那黎國還不是手到擒來那般容易?他們三萬大軍是趕來護駕的吧!”
“......有道理......”
黎子信放下手中的茶盞,抬眸看著淩燁,笑道:“若然朕說,此事朕根本毫不知情,睿王殿下信朕麼?”
淩燁露出雍雅淡定的笑容,點頭道:“本王自然相信。”
沒有任何不相信的理由呀。若是以前不知道黎子信跟父皇的關係,他或許會懷疑,但現在,他是一點懷疑的想法都沒有。於雙,他是害怕黎子信會在宣國出事吧?嗬,真是忠心耿耿......
既然自己都決定要將宣國的江山送給黎子信了,哪還會擔心黎國的三萬大軍開進城中?
淩燁清冷的目光落在莫昊然身上,淡淡的吩咐道:“打開城門,讓黎皇的三萬大軍進城!”
“什麼?殿下你......”莫昊然陡然嚇了一跳,幾乎以為自己聽錯了。
不止莫昊然,連黎子信,殿中的使臣皆是一臉不解。揉了揉眼睛,拉了拉耳朵,確定自己看到的,聽到的,都沒有出錯。
莫昊然抬目看向淩燁,隻見他一臉平靜淡然,一雙眼睛又亮又深,從中無法窺探出他一絲一毫的心緒。
殿中使臣在片刻的靜謐後,又開始小聲的議論。
淩燁優雅的端坐在禦座上,眸光從容的掃過殿中的眾人,笑道:“從我宣國的憶萱公主嫁到黎國的那一刻開始,宣黎兩國就已經是姻親盟國。西玥之戰後,我宣國和黎國便已經締結盟約,兩國誓為一體,福禍共進!”
殿中諸人聞言,不由麵麵相覷。
莫昊然卻是從中聽出了不一樣的味道。他猛然想起大行皇帝之前召見他對他說的話:一切,謹遵睿王殿下的意願行事......
兩國一體?莫非......
莫昊然喉頭一陣鼓動。
“各位可有異議?”淩燁的聲音清而冷。
莫昊然叩首,恭聲應道:“屬下謹遵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