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記 (薇情落幕)(1 / 3)

西玥之戰後的一年,南羌國內的政局越發的動蕩,內部矛盾不斷激化,越演越烈。南羌王格裏塔拉又因為阿蜜絲公主的病而置朝政於不顧,是而原北羌的遺臣便開始聯合行動,準備推翻格裏塔拉的王權統治。

而格裏塔拉似乎也不再戀棧權位,在朝臣推翻他下台之前,他便主動提出了禪位。

王權旁落,南羌境內的各個部族部落更加蠢蠢欲動,在連番爭權內戰之後,黎子信看準了時機,命韓青鬆和於雙率領四十萬大軍分成兩股,前後包抄,將南羌國境的所有出路堵死,短短四個多月,便一舉攻入南羌王庭。

南羌被滅後的兩個月,黎子信又開始圖謀周邊的小國,橫掃整片中原大陸。之前臣屬的小國在經過半年多的攻伐之戰後,盡數劃入黎國版圖,黎子信成為了一統中原的千古一帝。

元信五年八月,黎子信改國開元,登基為帝,定國號為淩,史稱淩武帝。

至於為何要將國號改為淩國,民間也是眾說紛紜,有的說是因為當初宣國睿王傾國相送,武帝念其大恩,遂改國號為睿王姓氏,有的則說是因為‘淩’乃壯誌淩雲之意,是指武帝的理想宏偉遠大。但不管是何種寓意都好,皇帝親自定下的國號,自然無人敢提出任何的異議,史學家們也隻會對新的國號做一番歌功頌德。

元信五年十二月,黎子信頒布發行了新的政令,這些政令除了科舉製度和民意信製度比較為大家熟悉之外,其他的都是聞所未聞,但其政令的大部分內容都是利國利民之策,遂得到了百姓們的遵循和推崇。

元信六年二月,黎子信開始進行了登基為帝後的第一次民間選秀。經過層層的選拔篩選,最後能入宮得麵天子聖顏的秀女隻有六十餘名,奇怪的是皇帝並不熱衷於選秀,最後雀屏中選的秀女皆是作為中宮的皇後淩雪代為選取,一共選了妃子一名,嬪兩名,昭容兩名,美人兩名以待充裕後宮。

陽春三月,柳樹柔軟的枝條伸展在空中,吐出嫩綠的新芽。一陣春風拂過,柳條搖曳晃動,那星星點點的綠色便變得若有若無,蹁躚嫋娜,正如詩中所寫的“輕煙滲柳色”那般,曼妙動人。

昭陽宮中,不時傳來一陣陣清脆嫵媚的笑聲,淩雪一襲正紅色的織錦宮裝,坐在鳳座上笑意吟吟的看著底下前來請安的一眾嬪妃。

宮中的規矩,凡是受了皇帝雨露恩寵的妃子,第二天一早都要來給皇後磕頭謝恩,聆聽教誨。昨晚承寵的是新晉的宛嬪,此刻正麵帶羞澀,嬌滴滴的給皇後淩雪奉茶,底下的妃子倒也和睦,互相調笑著,惹得宮中倒是笑聲連連。

淩雪喝過茶之後便是一番囑咐,無非就是要新人做好本分,好好伺候皇上之類的話,一番說笑間,便聽得宮外傳來一聲長唱:皇上駕到。

眾人忙整理雲鬢衣裳,堆著甜膩的笑容,起身接駕。皇帝黎子信一襲明黃色的朝服匆匆進殿,英氣逼人的麵容上帶著喜悅的淺笑,看到一眾嬪妃之後,隻是淡淡的讓她們起身跪安,自己則抓著的淩雪的手,將她帶入內殿。

“皇上喜從何來?”淩雪看著黎子信眼中掩藏不住的笑意,不由掩嘴輕笑,開口問道。

黎子信晶亮的眸子熒光閃閃,從懷中抽出一封信箋,笑道:“淩燁和小薇來信了!”

淩雪喜上眉梢,忙取過信箋細細讀了起來,一雙美麗的鳳眸隨著信的內容流瀉出不同的情緒:思念,驚訝,向往,激動,盼望......

眼淚落了下來,低聲呢喃道:“原來外麵的世界是那樣的麼?那麼精彩絕倫?那麼驚險刺激?嗬嗬,皇上,臣妾好想念他們呢!”

“朕何嚐不想念?”黎子信抬眸,望著楠木窗外的藍天白雲,神思已隨著信中描述的內容而遊離飄蕩。

******

蓮花山的山腳下,多了幾座黛瓦白牆的小院,院門前圍著籬笆,籬笆之內有一個兩歲大的小男孩在田圃中追逐著幾隻大白鵝,小家夥邁著小短腿,跑得搖搖晃晃,看得人生怕他下一秒就要摔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