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9章(1 / 3)

天佑洪血戰白虎山。俗話說,長江後浪推前浪。武昌之役後,洪門的領袖們戰死的戰死,逃亡的逃亡,去世的去世,使洪門受到了極大的打擊。可到了康熙五十二年,洪門中又出現了一位文武雙全的傑出領袖,此人名叫蘇洪光。洪門兄弟在他的領導下逐漸強盛起來,聲勢浩大,威振七省,使得清廷聞風喪膽,由於蘇洪光使衰落的洪門再振雄風,因此,他在洪門曆史上被尊為洪門的“威宗”。關於“威宗”蘇洪光,在洪門人士中還有一段神奇的傳說。這個傳說是真是假我們暫時不如議論,不過這個傳說在洪門曆史上一直代代相傳,影響很大,所以我們把它作為一種傳說簡要的介紹一下。雍正元年,蘇洪光在湖北與清軍苦戰七天七夜回到軍中後突然大病去世了。消息傳開,洪門兄弟像失去了主心骨,悲痛萬分,傷心哭號。軍中副將史可法的侄子史明下令將他的屍體抬到神農山寨洪門兄弟開會的“忠義堂”中央,準備設靈堂隆重祭奠他。夜晚,史明派了精明強幹的十位洪門兄弟為蘇洪光守靈。

這天夜裏月色朦朧,秋風陣陣,落葉飛舞,淒慘萬分。蘇洪光的遺體就安放在靈堂中央,堂裏燭光高照,遺體四周放滿了洪門兄弟采來的山花。三更時分,十位洪門兄弟在痛哭後有點昏昏欲睡,忽然天色漸漸亮起來,諸位兄弟感到十分驚奇紛紛湧向山門前遙望天空,隻見東方天上閃爍著一片紅光,中間有一顆星星熾光閃閃,亮得出奇,眾兄弟驚訝地望著天際,忽然那紅光和星星又消失了。黑夜依然籠罩著山穀,山野裏一片沉靜。十位洪門兄弟從沒見過這神奇的天象,便議論紛紛地回到大堂繼續守靈。大約在午夜3點3刻的時候,大家一日勞累十分疲倦,有幾位已靠在大堂旁的稻草上開始打盹。其中有一位叫劉三的洪門兄弟對剛才的天象感到有些奇怪,不由地把眼光落在了蘇洪光的屍體上。他發現這屍體在慢慢蠕動。他疑心自己花了眼,忙用手搓了搓惺鬆的雙眼。一點沒錯,這屍體真的蠕動起來了。他嚇得喪魂失魄,又不敢大叫,對旁邊的兄弟說:“我上趟茅房。”說完他低著頭溜了出去。劉三出“忠義堂”後立刻趕去向史萌報告,史明半信半疑地想回來看個究竟。這時,大堂中央蘇洪光的屍體蠕動愈來愈厲害,忽然他用手把自己臉上蓋的白紙拉掉,大笑起來。這一笑將其他九位洪門兄弟驚醒了。眾人一看嚇得大叫,動也不敢動地顫縮在那裏。隻見蘇洪光說:“我到底活了!我到底活了!”更令眾人驚奇的是蘇洪光講的不再是川腔,而是一口標準的京城口音。史明趕到後,他膽子大,湊上前去問:“蘇大哥!你怎啦?”隻見這屍體坐起來說:“蘇大哥?我不是蘇大哥,我是明崇禎帝手下的王承恩。”“蘇大哥,王承恩不是同崇禎帝一塊吊死在煤山了嗎?”“對了!我就是那個與先帝一塊吊死的王承恩。我吊死已經多年了!”屍首操著京腔說。眾兄弟和史明一聽真不知再問什麼好,也不知要說什麼。這時屍體站了起來,大家一看都往後退。屍體見狀說:“諸位洪門兄弟,請別驚恐。我死後去了豐都城,在城外陰魂不散,徘徊著不願進去。後來;我遇見了達摩祖師。他看我精忠為國,忠魂難散,讓我來蘇大哥這兒借屍還陽,扶助洪門。”眾人聽後不再驚恐,上前緊緊地圍住“蘇大哥”問長問短。

從此,這複活的王承恩自願領導洪門反清。他有蘇洪光的外表和武功,又有比蘇洪光更加精明的智謀,洪門兄弟個個對他十分敬佩,都服從他的領導和指揮。不過,這複活屍體既不叫蘇洪光又不能叫王承恩。他自己改名為“天佑洪”,即上天要他扶助洪門的意思。自天佑洪主持洪門後,洪門勢力大增。全國各地的三教九流紛紛前來投奔。天佑洪運籌帷幄,指揮有方,洪門兄弟多次在湖北大敗清軍。這在清朝看來真是洪水猛獸,朝廷增兵20萬來湖北鎮壓,又貼出告示,凡與洪門有聯係的人統統格殺勿論。洪門兄弟受到極大威脅。天佑洪把洪門改名為“三合會,又叫天地會”,取“天時,地利,人和”之意。同時,天佑洪派出一批能幹的兄弟假意下山向清廷投釋,而實際上是作為洪門的間諜打入清廷,這批被派下山的洪門優秀分子中著名的有三人:翁嚴、錢堅和潘清。他們下山後打入清廷,成立了一個表麵上幫助清廷的“清門”或叫“清幫”的組織。所以大家一般都說“清洪幫”。有關清幫的曆史和奇聞本書後麵有專門論述,這裏不再贅述。天佑洪創立了三合會(天地會)後,又從湖北和川東招了一批義士組成三合軍。三合軍的反清宗旨深得人心,各地義士紛紛投奔。三合軍逐漸發展到30萬入,聲勢浩大,士氣旺盛。而且在三合軍中還有像關玉英這樣的中幗女傑4000多人,一時間三合軍讓清軍望風披靡。天佑洪看三合軍日漸強大,命令三合軍發兵蜀漢。三合軍兵分三路,多次大敗清軍,很快就接近了四川邊界。這時的川督是王春美,他聽說三合軍大舉犯川,立刻率領十萬精兵迎戰三合軍,三合軍勇不可擋,王春美的川軍大敗而歸。王春美回到軍中,惱羞成怒。這時,有人獻計說,三合軍初到四川,急於網羅本地人以便站住腳,何不派兩個間諜混入三合軍,裏應外合對付他們。王春美一聽大喜,立刻派了兩位精明的部下前去詐降。這兩個人名叫田堅和符達,是王春美手下的得力幹將,因王春美占據四川後一心想自立為王,訓練了一些幹將到各地,甚至混入清軍中打探虛實。

田堅和符達接到命令後立刻化裝成農夫前來詐降。一日,三合軍正進軍到奉節地界,忽見兩位農夫在河邊痛哭,三合軍的兄弟們好奇地上前詢問。兩位貌似樸實的農夫向三合軍哭訴全家被清軍所殺的經過,要求加入三合軍。他們聲稱十分熟悉蜀道,願親自帶路。三合軍正需要熟悉四川情況的人來做向導。聽他們一講十分高興,雖然對他們進行了一番盤問,但也沒有發現什麼破綻,就讓他們參加了三合軍。田堅和符達加入三合軍後,因為要取信於天佑洪,還真的讓三合軍在與川軍的幾次戰鬥中占了便宜,他們不斷獻計獻策,三合軍一路上進軍更加順利。天佑洪對他們二人深信不疑。於是天佑洪認為時機已到,命令大軍進逼重慶,授命田堅、符達兩人組成了一支五萬人的先鋒隊伍提前啟程。誰知這五萬精兵在田堅、符達兩人指揮下一直開進了沒有退路的巴山老林中,轉來轉去,走不出來。正在人疲馬困之際,埋伏在巴山中的川軍兵勇從四麵八方衝下來把三合軍的先鋒隊全都繳了械。另一支五萬人的清軍從漢江上遊入川,南下巴山,把三合軍的先鋒隊全都屠殺掉了。一時間,巴山遍野的竹林都染成了罕見的紅竹,血流成河!當夜,巴山下了暴雨,從山穀裏流出來的河水都變成了紅色。川北的老百姓見了,無不對凶惡的清軍切齒痛恨。田符二人用從三合軍身上脫下的軍裝讓清兵穿上,這支清兵佯裝三合軍先鋒從巴山開出來。田符二人把這支五萬人的清軍帶到了三合軍的後方,兩軍接觸後,三合軍還以為清軍是自家兄弟,個個不疑。正在這時,五萬清兵殺將過來,把三合軍的後方部隊打得落花流水,大敗而逃。進軍重慶的天佑洪得到這個消息後十分震驚,立刻下令十萬三合軍停止進軍,退到附近的白虎山死守。天佑洪剛剛讓十萬大軍在白虎山安營紮寨,田堅和符達二人便率領五萬清兵和六萬川軍趕到,清兵和川軍趕來後一方麵做進攻三合軍的準備,一方麵派人回報清廷,要再派十五萬援軍一同圍攻白虎山。王春美又從重慶趕來。

白虎山的三合軍有二十萬之眾,而山下圍攻的清軍和川軍有十六萬之眾。三合軍雖然在人數上占了上風,但勞師遠征,孤立無援,而且,川陝和川鄂地界的大批清軍正在往這裏趕,情況十分危急。第二天清晨,田符二人帶領八百名精銳的清軍兵勇來山下挑戰。天佑洪在山上遠遠看見田、符二人在山下笑罵挑戰,氣得火冒三丈!“大帥,讓我來收拾他們!”話音未落,隻見關玉英單槍匹馬,閃電般衝下山去,指名要和田堅、符達會陣。符達知道關玉英武功非凡,不敢上陣。田堅卻是好色之徒,仗著一身武功揮馬迎上陣想把關玉英活捉過來。八百清兵見隻有關玉英單槍匹馬地前來應戰,十分輕視。他們知道田堅滿身武功,為川東一霸,定能活捉關玉英。這樣,八百名清兵便散開陣,坐在地上笑觀。田堅見關玉英揮馬揚鞭向他衝來,雙腿在馬肚上一夾,迎上前去。刹時刀光劍影,馬啼陣陣,兩人在馬背上激戰開來。關玉英飛馬向前,向田堅閃電般連破三刀。田堅忙用雙劍一舞,隻見火花四冒,田堅的手臂被震得發麻。他心中一怔,知道輕視了對手。正在此時,關玉英用刀背輕擊馬背,衝下山坡,一瞬間又回過頭來奔向田堅。田堅有點驚慌,隻是被動招架,關玉英身子在馬背上一閃,將田堅擒過來,飛馬上山了。在地上圍觀的清兵還沒有明白過來,關玉英就已生擒田堅飛馬而歸了。清軍失去田堅,再也沒有來山前挑戰,隻是等援軍趕來。當天夜裏,在白虎山上的忠義堂裏,田堅被推入大堂。大堂裏火光閃閃,群情激憤。天佑洪一聲令下,兩位三合軍兄弟手持尖刀走上來。田堅知道自己死期已到,壯著膽子喊:“三合叛匪,要殺就殺,老子二十年後又是一條好漢!”一位三合軍兄弟手持火把要燒田堅的臉,田堅不敢再喊。天佑洪說:“兄弟們,動手吧!我們要用他的心肝來祭在巴山殉難的兄弟。”田堅一聽要開膛破肚,不能一死了之,神經質地大叫起來。隻見尖刀在他前胸上慢慢劃開,幾分鍾後,他的心肝給三合軍挖了出來。田堅瞪著眼,鼻孔裏還出著最後一點氣息。田堅雖死,符達還活著,這是三合軍不能允許的。天佑洪一麵下令 20萬大軍準備突圍,一麵派關玉英率20名精幹的洪門兄弟下山去殺符達。

符達知道三合軍要來報仇,向川督王春美辭職隱居在川北大竹縣境內,改名換姓,叫作邱川榮。關玉英等 20 人下山後立即從生擒的清軍首領那知道了這一情況。於是,關玉英一路人化裝後前往大竹縣,夜入縣府生擒大竹縣令,得知符達隱居在大竹縣石河蕩。21位洪門兄弟來到這山青水秀的石河蕩一看,原來符達由於幫助川督王春美剿殺三合軍有功,得了不少賞金,在這裏已置了田產。他興修宅院,妻妾成群,正隱居於此安享餘年,好不風光。第二天,關玉英化裝成乞婆來到“邱川榮”的宅院前討飯。符達的家人給了她一碗米飯吃,關玉英吃完後又要討一鬥米,家人不肯,吵起來。符達從書房中走出,聽家人講過爭吵的原因後大罵:“大膽刁民,我已給你白米飯一碗,你還在這裏肆意胡為,看老子來教訓教訓你。”說完他用手杖向關玉英打來,這隻手卻給關玉英握住了。關玉英一手拖住他,一手打了一個口哨,埋伏在宅院旁竹林間的三合軍兄弟蜂擁而來,用洪門中懲罰內奸的一百零八刀將符達剁成了肉醬。洪門經過田堅和符達之變後對吸收外人十分謹慎。為了防止歹人混入洪門破壞,天佑洪親自製定了洪門會章。定下了三十六步半升官圖,三十六誓,二十一則,七十二款,十條,十禁,十刑,雖然如此,天佑洪還是痛恨自己用錯了人,給洪門反清事業帶來了不可彌補的損失。為此,天佑洪竟一病不起,病逝於四川白虎山。天佑洪死後,洪門大軍由洪宇、林烈二人統領。經過半個月的休整,洪門大軍在洪宇、林烈的率領下奮力突圍。在惡戰中,洪門兄弟死傷無數,關玉英也不幸陣亡。其他的兄弟四處逃散。因此,從雍正四年四川白虎山之役後,由天佑洪一度重振雄威的洪門組織進入了中落時期。不過,三合會雖然衰落了,但作為洪門支流的哥老會又在華中、華北和華南興起。由庚子年間直到光緒末年,洪門在各地一直活動頻繁,這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哥老會將洪門的精神發揚光大了。

此外,洪門還與太平天國革命有著密切的關係。我們雖不能把太平天國說成是洪門的一支,但洪秀全、馮雲山原來都是天地會中的洪門分子。太平天國運動中的眾多首領都是天地會和三合會的成員,洪秀全一直靠拜上帝教成員和洪門兄弟給他撐腰。洪秀全為了不使人們忘記天地會在太平天國運動中的重要作用,才定國名為“太平天國”。後來的義和團也是洪門的一支。它是由洪門後五祖之一洪太歲的後裔洪彪、洪虢等主持的。5.海外洪門與司徒美堂洪門與青幫的組織結構有所不同。洪門重視兄弟之誼,強調重義輕利,橫向聯係。即使洪門中某能人另立山頭,仍同洪門保持聯係。彼此之間不強調上下關係,大家平等往來,八仙過海,各顯神通。青門則不同,他們強調縱向關係,君臣父子;48字輩等級分明,如有越“爬香頭”之舉要被處以酷刑。青幫的組織特點使它的勢力盤踞在像上海這樣的城市而不能廣泛發展,而洪門的勢力則十分廣泛。洪門的活動不僅遍布國內,而且發展到海外。這裏有一個因素,即華僑的作用。在中國近代,國弱民窮,許多破了產的手工業者、小市民以及走投無路的農民為了謀生,不得不逃命海外,成了“海外遊子”。油於舊中國積弱已久,清政府在國際上毫無地位,海外華僑在移居國倍受洋人淩辱,又不能指望清政府在海外的外交機構來保護他們。在這種情況下,洪門“忠義救國,兄弟提攜”的宗旨對他們有著很大的吸引力。華僑們為了生存自衛,紛紛參加了洪門屬下的“堂口”,即“幫會組織”。這樣,一下子使洪門的勢力發展到海外,幾乎成了一種全球性的幫會組織。據梁啟超的《新大陸遊記》記載,洪門在美國的“堂口”竟達幾十家之多。光是洪門人士在美洲主持的大報就有20多家。如美國的《五洲公報》,加拿大的《大漢公報》。古巴的《開明公報》,秘魯的《公言報》等。在世界各地的洪門組織中都湧現了一批“義俠心腸”的洪門頭人。其中,美洲華僑中的司徒美堂就是這樣一位洪門頭人。透過他的一生,我們可以看到洪問在海外的影響和作用。司徒美堂,洪門人士尊稱他為“五叔”,他出生於廣東省開平縣一個貧寒的農民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