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四章 茶文化的繁榮——隋唐時期(1 / 3)

由隋及唐,我國封建社會進入一個鼎盛時期,特別是開元、天寶年間,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都達到了一個新的高峰。物質生活的豐富,為人們從事精神文明創造提供了堅實的基礎,使人們能夠超過日常生活必需之外,去追求能給人更大精神享受的具有藝術美的生活。摒棄“渾以烹之”、“與瀹蔬而啜者無異”的粗放式飲茶,代之以細煎慢品式的飲茶,作為官宦、文人、佛徒、道士精神生活中的一種藝術形式,這時也逐漸形成。唐代,是我國茶文化的繁榮時期。

一、唐代的飲茶習俗

與前代相比,大唐的繁榮是空前的。人們安逸的生活方式,富足的生活環境,加上飲茶風氣的普及,名茶產地的增多和名茶逐漸被人們認識,唐代出現了細煎慢品式的藝術品茶。唐代的主要產茶地區共四十二州,涉及現在十六個省份,從陝西境內的安康到福建的建甌、閩溪,從淮河南岸的光山到五嶺以南的兩廣,西南的雲貴川,這一廣大地區都出產茶葉,並且都有較為固定的銷售範圍。唐大中年間楊煜所著《膳夫經手錄》記載,蜀地的新安茶,“自穀雨以後,歲取數百萬斤,散落東下”,“南走粵,北臨五湖”;江西的浮梁(今景德鎮)茶,運銷“關西、山東”一帶,白居易《琵琶行》中“商人重利輕別離,前月浮梁買茶去”,就是說的這種情況。湖北蘄州、鄂州等地所產的茶,運銷“陳、蔡以北,幽、並以南”,即現在的河南省中部以北到河北省。湖南衡山產的茶葉,銷往南方各地,甚至遠達交趾(今越南)。婺州(今浙江金華)、祁門、婺源等地所產的茶葉,為江淮間人們所喜愛。唐代封演《封氏聞見錄》一書中記載說:山東、河南、陝西一帶,“茶自江淮而來,舟車相繼,所在山積”,這是唐代中期以來各地所產茶葉及其流布地區的大概情況。

隨著茶葉產地的擴大,人們判別茶葉的能力也大為提高,唐代湧現出一批為當時人所推崇的優質名茶。唐代李肇《國史補》卷下記載說:當時風俗看重茶葉,因此茶葉名品日益出現。他同時列舉了當時被人們公認的名茶,有劍南的蒙頂石花茶、湖州顧渚的紫筍茶、東川的神泉小團、昌明獸目茶、峽州的碧澗明月、芳蕊、福州方山的露牙(同芽)茶、夔州的香山茶、江陵的南木茶、湖南的衡山茶、嶽州氵邕湖的含膏茶、常州宜興的紫筍茶、婺州的東白茶、睦州的鳩坑茶、洪州西山的白露茶、壽州霍山的黃牙茶、蘄州蘄門的團黃茶。他推舉劍南蒙頂石花茶為第一,而顧渚紫筍及常州陽羨茶被列為貢品,自然也甚為名貴。陸羽在《茶經》中,把全國的主要產茶地區分為五大片,即山南、淮南、浙南、浙東、劍南,對同一地區不同地點所產的茶葉也都作出了評價。如山南所產,以峽州茶為上;淮南所產,以光州茶為上;浙西所產,以湖州茶為上;浙東所產,以越州茶為上;劍南所產,以彭州茶為上。

按品質高下,品評出各地所產茶葉的質量,在我國飲茶史上是一件劃時代的大事。這有助於優質名茶的選育和推廣,也是中國飲茶習俗從藥用飲茶、粗放式飲茶過渡到品飲的標誌。

唐代的飲茶,存在著不同的飲茶方式,大致主要有四種,即粗茶、散茶、末茶和餅茶,並有相應的加工方法。粗茶飲用時的加工,是把采摘來的茶葉不分茶、葉、梗,一起用刀切碎,放在釜中煮飲,這是一種最普通也是最簡便的飲茶方式。散茶的飲法大致和粗茶相似,也是把采摘來的茶葉,不加任何加工,直接放在釜中煮汁而飲。與粗茶飲法差別在於粗茶尚需經過切碎這一環節。把采摘來的茶葉經烘炒碾研成末後煮飲,這稱之為末飲。這種把茶葉烘炒碾研成末後飲用的方式,已經與明以來的茶葉加工方式相似。把茶葉蒸壓成餅後炙幹,然後再搗碎成末煮飲,這在唐人稱之為餅茶。粗茶和散茶是民間習用的飲茶方式,末茶和餅茶則是較高級的飲茶方式,也是陸羽在《茶經》中所推崇的飲茶方式。

陸羽所說的餅茶,要經過七道加工程序而成,這七道工序是:采、蒸、搗、拍、烤、穿、封,這樣製成的茶餅,才符合煎茶的要求,才算是真正的飲茶。我們從唐人的著作中,大致可以看出當時的具體製作過程。

春天時,茶農背著用竹子編織的籃子,容量在五升到三鬥之間,清晨就來到茶樹叢中,采摘茶葉的新芽和嫩葉。采來的新茶必須及時隔水蒸煮。蒸茶時把鮮葉放在小竹籃中,竹籃就放在鍋中的甑中,經過猛火蒸煮,然後把蒸過的茶葉放進臼裏搗爛成糊狀。搗過後的茶膏,放在一定的模子裏拍製成茶餅。這種模用鐵製成,有圓有方,也有做成花鳥形的,把茶膏注入其中加以拍打使之堅實成型。做好的茶餅,從茶模上退下來,排列在叫做“芘莉”的竹器上等待烘焙。在烘焙前先要在茶餅上穿眼,茶餅烘幹後,就用繩索把茶餅串起來。經過這麼幾道工序,茶餅才算最終做成。由於茶模的關係,茶餅的形狀和重量各有不同。有圓形的,也有方形的,方形的茶餅有的重至一斤,可以說是我國最早的磚茶。圓形餅茶有的比較薄,所以有時也以片相稱。做好的茶餅放在一種叫做“育”的工具裏。“育”是用木材做框架,用竹編四周,再用紙裱糊,裏麵分隔層,上有蓋,下有架,一側開門。將茶餅放入育內的上層,下層空當放置一貯火器,平常置熱灰,梅雨時節燃上微微的炭火,使茶餅保持幹燥,不會變質。一些選料精細、加工講究的高級茶餅,包裝也很講究,有用絲織品包裝的,也有用玉匣貯茶的,說明當時製造保存茶餅的技術已經達到了一個相當的水平。

餅茶是當時製茶的主要形式,還有其他形式的茶存在。如當時譽為天下第一的名茶——劍南蒙頂石花茶,茶形有作小方,也有作散芽的,小方是餅茶的一種形式,散芽大概就是沒有經過搗爛烘煮的散茶了。中唐詩人劉禹錫《西山蘭若試茶歌》詩中寫道:“山僧後簷茶數叢,春來映竹抽新茸。宛然為客振衣起,自傍芳叢摘鷹嘴。斯須炒成滿室香,便酌砌下金沙水。驟雨鬆風入鼎來,白雲滿碗花徘徊。悠揚噴鼻宿酲散,清峭徹骨煩襟開。……新芽連拳半未舒,自摘至煎俄頃餘。木蘭墜露香微似,瑤草臨波色不如。”山僧待客,親自采摘春天茶樹綻出的像鷹嘴一樣的嫩茶,用火烘炒,以至滿室生香,這和明朝以來流行的散條形茶加工方法並無不同。詩中說“斯須炒成滿室香”,“自摘至煎俄頃餘”,可知決非是采摘後經蒸、搗、拍、焙等工序所製成的茶餅,這是我國茶史上用炒法加工茶葉的最早記載。從詩中“白雲滿碗花徘徊”一句看,這種炒法加工成的散茶,飲時也是先碾研成末後才煎飲的。因為隻有加工成細細的茶末,煎時加水攪動,才會有白色的乳花。不經碾末而煎飲的散茶,是不會有白色乳花的。由此不難看出餅茶飲法的痕跡。

二、茶聖陸羽耀唐朝

盛唐時期,飲茶習俗蔚然成風,是我國曆史上茶文化的第一個鼎盛時期。成書於唐建中元年(780年)的陸羽的《茶經》,是盛唐文化的結晶,同時又推動了茶文化向更高層次的發展。陸羽也因此被尊稱為茶聖。

陸羽的生平極富傳奇性。陸羽從小父母雙亡,三歲時為複州竟陵(今湖北天門縣)龍蓋寺住持智積法師收留。

陸羽從小喜歡讀書學習。九歲那年,智積法師讓他學習佛典,但陸羽酷愛的是儒家經典與詩文創作,同時在龍蓋寺初學茶事。因為他既聰明又用心,煮茶技藝不斷提高,不斷創新,所煮的茶很有特色,因而受到智積禪師的讚賞。天寶二年(743年),陸羽離開龍蓋寺,加入戲班子,有機會到各地演出,開始接觸民間的茶事活動。天寶五年,陸羽受河南尹李齊物賞識,被介紹到天門北火門山鄒夫子處讀書,前後三四年,在潛心攻讀之餘,還為鄒夫子采茶、煮茶,並在火門山南坡鑿泉引水。這一時期,可以說是陸羽對茶事的初步認識階段,為撰寫《茶經》打下了一定的基礎。

安史之亂後,陸羽於至德元年(756年)離開竟陵,沿長江而下,經過鄂州、黃州、彭澤等地,一路遊覽寺觀,采茶品水,結識名士。上元初(760年),陸羽到達湖州,結廬於苕溪之濱,閉門讀書,定居於此處三十多年,成為第二故鄉。

陸羽選擇湖州作為定居地,決非偶然。湖州山水清遠,人傑地靈,加上社會安定,名士雲集,茶事活動曆史悠久,優質泉水眾多,有利於茶事研究的開展。加上湖州杼山妙喜寺釋皎然,是一個嗜茶擅詩的名僧,為人心性高潔,熱情好客,相傳是南朝詩人謝靈遠的十世孫,當時在湖州的顧渚山區辟有茶園,常以詩談茶,兩人一見如故,結為知己。陸羽在皎然的幫助下,結交名士,品茶作詩,甚得其趣。與湖州鄰近的杭州、蘇州、常州等地都產茶,陸羽常常往來這些地方考察茶事,這些,都為陸羽創造了一個深入研究茶事並著手撰寫《茶經》的極為良好的具體環境。

大曆七年(772年),在抗擊安史之亂中建有卓越功勳的顏真卿到湖州任刺史,顏真卿對陸羽很尊重,特地在妙喜寺東南為他建造了三癸亭。在此期間,陸羽在友人的幫助下,還在湖州青塘門外的苕溪建造了青塘別墅。就是在這裏,陸羽完成了他的《茶經》編撰。

《茶經》的問世,使中國的茶,也邁入了一個新境界——由飲用變為品飲,由一種習慣、愛好升華為一種修養,一種文化。就是在這一時期,“茶”字確立了它的地位,正式取代了那個古老的“荼”字。

《茶經》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茶書,內容廣泛,涉及到茶學的各個方麵,堪稱是一部茶道的百科全書。全書分上、中、下三卷,包括源、具、造、器、煮、飲、事、出、略、圖十節,共約七千字,分別敘述了茶的生產、飲用、茶具、茶事、茶區等問題。

《源》是《茶經》的重要篇章之一,談到了茶樹的植物學形態,“茶”字結構及其含義、別稱,種茶方法、鮮葉的品評鑒別以及茶的效用等,尤其指出種茶要選擇好的土壤,掌握好栽培技術,要“法如種瓜”,這對於推廣種茶技術,指導人們更多地栽培茶樹具有重要意義。

《茶經》“二之具”和“四之器”,分別講了采茶、造茶的工具和煮茶、飲茶的器具,共有三十八種之多,對其形狀、性質、質地、用法等詳加論述。總的要求是質量好,效能高,既美觀,又實用,但又不能過於侈麗。以煮茶的鍋為例,有用鐵做的,有用瓷做的,也有用石做的,還有用銀做的。陸羽認為瓷鍋、石鍋雅致好看,但不堅實不耐用,銀鍋雅致幹淨,但過於奢侈,從耐久實用而言,還是鐵鍋為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