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五千年,文明傳承遠,我國古代教育家荀子就強調了環境對教育的重要性。一個好的家庭環境對孩子知識的獲得,能力的培養,情操的陶冶,個性的形成至關重要。從這個意義上說,家庭是孩子教育的第一所學校,家長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庭教育具有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
隨著時代的變革、社會的發展,人們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也變得愈加迫切,獨生子女帶來的家庭、社會變化,對家庭教育提出了新的更大的挑戰。家長對孩子的期望值過高,青春期的躁動,壓力的加大,誘惑逐漸增多,電腦、電視等媒體的普及,等等,造成今天的孩子與父母溝通的時間越來越少,家庭教育缺位、錯位、不到位現象比較普遍。家庭教育方式大多表現為粗暴訓斥,或者過分溺愛,在家庭教育中僅僅有教育好子女的願望,而沒有科學方法和正確觀念,往往會適得其反。作為家長,應通過自己的言傳身教,培養孩子的愛好與興趣,使孩子從中受到啟發和教益,養成良好的行為和學習習慣,配合學校促進學生全麵發展。俗話說:“有個好的家庭教育,孩子就會有個好的人生。”
要想使孩子不斷進步,除不斷變換教育方法外,家長還要先給自己“充電”,去掉舊的教育觀、成才觀,多給孩子一些幫助、指導,要從孩子的思想、性格以及學習基礎、學習環境等方麵的實際出發,有針對性地做好指導工作,循循善誘,潛移默化,少些訓斥、責備,多些關愛、嗬護,使他們在寬鬆的環境中學知識,學做事,學做人,這樣孩子才能健康成長,才智才能得到長足發展。
“路漫漫其修遠兮,吾將上下而求索。”在孩子成長的路上,凝結著教育者的辛勤和汗水,也飽含著家長的淚水和希望。家庭教育是一門科學,更是一門藝術。讓我們在孩子成長的道路上,攜手舉起愛的燈盞,照亮孩子的人生之路。
編者
2012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