叔虞是周武王的幼子,周成王的同母弟。他的母親邑薑懷孕的時候,夢見天帝對他說:“我給你的兒子命名為虞,將來在唐地興國立業,那裏是參宿的分野,你在那裏繁育自己的子孫吧。”及至胎兒出生,手上果然有一個“虞”字,因而就命名為虞。這個神話故事,當然是晉國統治者杜撰的,其用意無非是要給自己的始祖披上一件君權神授的外衣。
實際的情況是:成王八年(公元前1056年),周公剛計劃把首都從鎬京遷到成周,準備出兵東征淮夷各部落時,地處黃河東部地區的唐國發生叛亂,威脅著周朝在河東地區的統治。冬十月,成王派他的叔父周公,率兵討伐唐國叛亂,遷其民於杜,並徙周王室子孫於唐地。成王十年(公元前1054年),叔虞大約在少年時期,即被周武王分封到古唐國做諸侯,後來他的子孫把唐國改稱為晉國。
關於叔虞封唐,《史記》記載了這樣一個小故事:叔虞,是武王的兒子,成王的弟弟。武王死後成王繼位,唐國發生了暴亂,周公滅掉唐國。成王同叔虞開玩笑,把桐葉削成圭形來送給弟弟,說道:“用這來封你。”史官於是請成王選個好日子封叔虞為諸侯。成王說:“我同他開玩笑罷了。”史官說:“天子沒有開玩笑的話。一說話就有史官記載它,用樂章歌唱它。”於是,成王就把叔虞封到了唐。
言行導航
俗話說:“君無戲言。”成王年幼,隻是同弟弟開開玩笑,但他身為一國之君,說話不能當兒戲,史官就請成王擇吉日舉行封賞的儀式,既教育了他,又維護了周天子的誠信名聲。
一個人沒有信譽是不行的。那個沒狼時高喊狼來了以戲弄別人、有狼時因欺騙別人而無人理睬被狼吃掉的男孩子,那個以“烽火戲諸侯”愚弄文臣武將、痛失周朝江山的周幽王,隻能被寫進教育他人要誠實守信的反麵教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