戰國時期的樊無期,是秦國的大臣。當時秦國的國君就是後來的秦始皇——嬴政。
嬴政的父親是嬴異人,是秦國的皇子,年輕時在趙國當人質。趙國有個富商叫呂不韋,雖然他比許多王侯還富有,可那時的門第觀念很強,商人都被看作是“奸商”而地位低下。呂不韋野心很大,對自己的社會地位很不滿意,於是就想利用嬴異人提高自己的地位。為巴結嬴異人,呂不韋送給嬴異人一個姑娘做妻子,這個姑娘就是嬴政的母親。
後來,在呂不韋的幫助下,嬴異人回到了秦國,做了秦國的國君,立了嬴政為太子,並封呂不韋為丞相。
嬴異人死後,嬴政繼位當國君,可他發現自己並不是嬴異人的親兒子,他的生身父親是呂不韋。按當時的規定,嬴政不是皇室子孫就不是真龍天子,不但不可以繼承王位,還要被處死。嬴政為保住王位,極力保守這個秘密,就把知道這件事的人都殺了。隻剩下大臣樊無期。樊無期知道嬴政要殺他,跑到燕國去避難,住在他朋友荊軻家。
樊無期是個以大局為重的人,知道這個秘密一旦傳出去,會引起秦國動亂,為爭奪王位不知要死多少人。他決心保守秘密。
後來,嬴政讓燕國交出樊無期的人頭,不然就攻打燕國。樊無期知道了這件事以後,主動找荊軻獻出自己的人頭,以免秦又找借口發動戰爭。他死前,對荊軻說:“見到秦王後,告訴他,大後宮的秘密我對誰也沒有說。”
秦王嬴政是野心很大的人,要燕國交出樊無期的人頭隻不過是個借口,早晚還要攻打燕國。為阻止秦國發動戰爭,燕太子丹決定以送樊無期的頭為借口刺殺秦王嬴政,這個任務就交給了荊軻。
荊軻刺殺秦王失敗後,被嬴政用劍刺穿胸膛,在臨死的時候他說:“樊無期讓我告訴你,大後宮的秘密他對誰也沒有說。”接著又斷斷續續地說:“想不到秦國這樣不講信義的國家,還有樊無期這樣舍生守信的人。”
秦王聽後,非常震驚,後悔當初不應該殺害樊無期這樣一個正人君子。
言行導航
樊無期明白,他知道的後宮秘密意義重大,為了不引起更多的流血事件,他從秦國逃到燕國,始終沒有泄露一句話。最後為了燕國的利益,舍身取義,使秦王都不得不為之敬佩萬分。
在現代社會,雖然沒有戰國時期的混亂征戰,但是企業之間的競爭也是非常激烈的,每個員工的誠實守信及企業的誠信度,直接決定著企業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