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朝末年,兵荒馬亂,社會秩序很不安定。百姓背井離鄉,四處逃難。有一天,許衡要向一位老學者請教學問。他身背行囊,朝著通往河陽縣的路上走著。
這時正值盛夏,驕陽如火。許衡走得汗流浹背、口幹舌燥,真想找個地方喝口水。可四周的人家都跑得一幹二淨,哪裏去找水喝!
走著走著,他看見前麵路邊的大樹下有幾個人正在那裏乘涼。他急忙趕過去,希望能討口水喝。走上前,發現這幾位是趕路的小商販。他們身邊帶的水也喝光了,因為無處找水喝,正唉聲歎氣呢。
忽然,遠處跑來一個人,懷裏捧著什麼東西,邊跑邊大聲喊著。商販們站起身張望,原來是一起趕路的商販剛才去找水回來了。等他跑近,大家才發現他懷裏捧著幾個水靈靈的梨!商販們都歡呼起來,一齊跑過去搶梨吃。
許衡也走上去問道:“這梨是從哪兒買的?”
“買?”那個商販哈哈大笑起來,“連個人影也沒有,哪裏去買?”
“是呀,那你從哪兒弄來這好東西的?”商販們邊吃邊好奇地問。
“我到那邊村裏轉了一圈。好家夥,連老鼠都找不到一個,水井也被當兵的用土填上了。後來在一家院子的牆頭上露出一枝梨樹枝,上麵掛著幾個饞人的梨,我就摘了些。那樹上梨還有不少,我們一起去多摘些,帶著路上吃吧!”聽他這麼一說,商販們都趕緊收拾東西,準備去摘梨。
許衡插嘴道:“你說村裏井都被填了嗎?”
商販說:“可不,當兵的見老百姓都跑光了,一氣之下把井都填了。”
許衡歎了口氣,默默地轉身走了。
商販們很奇怪,問道:“小夥子,你不去摘梨嗎?”
許衡說:“梨樹的主人不在,怎麼能隨便去摘呢?”
商販們都笑起來,說:“這兵荒馬亂的日子,哪裏還有主人呢?”
許衡認真地答道:“梨雖然暫時無主,可我們心裏卻不能無主啊!做人要以誠實至上,這梨總不能算是自己的,吃了它,和偷盜有什麼兩樣呢?所以,我再渴,也決不吃這無主的梨。”說完,許衡背起行囊,轉身上路了。
就是這個被稱為傻小子的許衡,後來成了一位傑出的學者與政治家,一直受到後人的尊敬。
言行導航
在如此炎熱的夏天,又走了那麼遠的路,誰都想有個乘涼的地方,有口水喝。商販們好不容易找到了救命的水源——一棵梨樹,得到了幾個梨子,許衡卻不吃。為什麼呢?他說:梨雖然暫時無主,可我們心裏卻不能無主啊!吃了它,和偷盜有什麼兩樣呢?這個故事告誡我們:做人要誠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