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摸了一把平放著的牛皮紙檔案袋,上麵全都是灰,看來很久都沒動過了。我拍了拍檔案袋口的灰塵,解開封繩,拿出一疊A4紙。A4紙被薄厚不等地裝訂成五六疊,上麵打印著密密麻麻的文字和圖表,並且很多地方都被圈畫了起來。
我大致看了下,裏麵都是一些類似於科技論文或者資料的東西,主題大都關於人類大腦、記憶、腦電波、思維模式,以及一些心理學知識。有的紙張上麵還有人類大腦的圖像,上麵被劃分了很多區塊,並附有英文注釋,另外還有許多波紋形、鋸齒形的圖表,好像腦電圖。
從這些資料中我並沒有得到自己感興趣的東西,隻是在心裏暗暗驚歎,地頭蛇不好好倒鬥,怎麼搞起科研來了?阿幺在旁邊舉著手電,和我交換看著資料,我們兩個都看得一頭霧水,他搖了搖頭,說不理解那些,我索性就把資料裝回了檔案袋,放了回去。
接著我就抽出一個立著的檔案夾,打開後發現裏麵夾著一個黃皮封麵的本子,本子的封麵有“實驗記錄”幾個大黑字,我指著封麵上這幾個字對阿幺說道:“這個發現有價值。”
打開“實驗記錄”第一頁,上麵有一個打印表格,寥寥幾個字。提取出來其中的全部信息,就是——
姓名:鄒誌;
性別:男;
年齡:28;
病史:無;
檢測結果:不合格;
表格的下方還有一個大大的“附注”欄,不過裏麵一個字都沒有。最下麵是時間日期,我一看,實驗距現在有一個多月了!
雖然這個實驗記錄很簡單,但我還是感覺非常蹊蹺,這個實驗的目的到底是什麼,地頭蛇不說,我和阿幺也都不知道。我接著翻開第二頁,實驗對象變成了一個30歲的女人,名字叫做餘小雪,病史一欄填寫著闌尾炎,檢測結果同樣不合格,也沒附注。
我連續看了二十多個這樣的記錄,實驗對象年齡大都介於二十歲到五十歲之間,男女都有,清一色的“不合格”,實驗時間分布在近一個月內。
我一頭霧水,合上檔案夾嘟囔了一句:“這都什麼啊?!”
阿幺這時也迷茫地看了我一眼,問道:“裏麵沒有你認識的人吧?”
我把檔案夾遞給阿幺,對他道:“這裏麵的人我是一個都不認識,不過你要好好看看,別漏了你的老熟人!”
阿幺默然不語地接過檔案夾後,我又抽出了另一本檔案夾,快速翻了起來。當我不耐煩地翻過十一頁“不合格”後,第十二頁上麵出現了大篇幅的字體,被我翻過去後馬上又翻了回來,我忙叫阿幺一起來看上麵的內容。
阿幺偏過頭來,隻看了一眼實驗者的名字,身子震了一下,馬上把檔案夾搶了過去,嘴裏叫道:“這個是我!”
我來了興致,阿幺果然與其他實驗者不同啊,這麼大篇幅的字體一定有問題!我湊過頭去,看到上麵的內容是——
姓名:狄辰耀;
性別:男;
年齡:26;
病史:選擇性失憶症;
檢測結果:CD:85%;OF:30Hz/s;
附注:腦電波幹擾衍生圖低頻率周期性斷裂,自我記憶完整,但有選擇性失憶病史,需要作進一步觀察。
“原來你叫狄辰耀啊!”我對阿幺說道,伸出了右手,“我叫張雪麅,非常感謝你救我,哥們!”
阿幺並不理會我,隻是呆呆地看著他自己的實驗記錄,我也跟著又看了一遍,忍不住問道:“你知道那個檢測結果‘CD:85%’和‘OF:30Hz/s’是什麼意思嗎?”
阿幺搖頭,說不知道,我心道,CD唱片我聽過,OF在英文中也是非常淺顯的一個單詞,但是這兩個解釋與這裏的記錄肯定不搭邊,所以我沒說什麼,接著問道:“你以前有失憶症?為什麼下麵的附注中還說你‘自我記憶完整’,這不矛盾嗎?”
阿幺回答:“我不記得我有過失憶症!”
我撫著太陽穴,仔細想了想,做恍然大悟狀:“哦!我知道了,你連你有過失憶症這件事都忘記了,那不就是很嚴重的失憶症,連帶以前你忘記的記憶,你都記不起來了,而那段記憶恰好無關緊要,所以你會覺得自己的記憶很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