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章 前言(1 / 2)

在文集即將付梓之時,曆曆往事又浮現眼前。青春年少時進軍營,退伍後進工廠、進機關,掛過職、扶過貧、支過教。曾經有過喜悅、有過輝煌、有過辛酸,也有過彷徨。走過的歲月,成長中的一切,都是那麼美好與苦澀,值得自己去品味、去回憶……笑看人生,無論在工作和生活中都要感謝那些幫助過我的人,他們使我上進;感謝那些遺棄我的人,他們使我獨立和堅強;感謝那些欺騙我的人,他們使我謹慎;感謝那些嘲笑我的人,他們使我學會自尊;感謝那些利用了我信任的人,他們使我學會選擇朋友。

時光如梭,三十年彈指一揮間。回首往事,雖沒有幹過轟轟烈烈的大事,但也幹過小事、常事、凡事、瑣事,投入過精力,傾注過心血。借文集出版之際,就人生有一些感悟,權作個人所思所想,與讀者進行交流……

要正確對待學習。學習是每個人生存的立身之本。學習不僅有利於改造客觀世界,滿足人的物質需要,而且有利於改造主觀世界,滿足人的精神需要。學習對於一個人來說是貫穿一生的事情,也是實現人生理想和抱負的必然之路。學以立德,學以增智。學習可以提高人的文化修養,提高人的生存能力,概括地說就是提高人的素質。素質是一個人思想品質和能力的綜合體現,提高素質的根本途徑就是不斷加強學習,同時,學習也是做好本職工作的重要保證。當今時代是一個大發展大變革大調整的時代,科技進步日新月異,新知識新思想新經驗層出不窮,這樣的時代,要求每一個人都必須加強學習,否則就會落伍,甚至會被淘汰。弘揚崇學美德,深悟立學之理。學習的基礎是有求知欲,求知欲的基礎是虛心,一個人一旦具有這種追求,就會自覺地把學習與工作、生活緊密地聯係起來,使學習成為一種良好的習慣、一種自覺的行動。因此,隻有不斷培養和努力保持濃厚的學習興趣,使學習成為工作和生活中的一個重要部分,真正體驗到學習的樂趣,才能自覺學習、主動學習,實現學習效益最大化。

要正確對待工作。人生的價值在於奉獻,生命的意義在於奮鬥,對待工作要始終保持良好的精神狀態。一個人初幹一項工作大都會有一些熱情,能夠燒上三把火,但時間一長,新鮮勁一過,工作中遇到的難題或不如意的事情就會使人心煩,一些想法就會出來。在這種情況下,能否正確對待工作、保持工作熱情,對人們就是一種考驗。古人曆來推崇"鞠躬盡瘁,死而後已","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幹"的精神。耐心和持久在某種意義上勝過激烈和狂熱,因為許多事業常成於堅忍,毀於急躁。就常人而言,在工作中把簡單的事情做好了就是不簡單,平凡的工作幹好了就是不平凡,切忌眼高手低,到頭來文不成、武不就,一事無成,遺憾終生。正確對待工作、保持工作熱情,就能保持和發揚積極向上、開拓進取、頑強拚搏的思想精神,與時俱進,始終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正確對待工作、保持工作熱情,就會在幹了點工作、出了點成績時不沾沾自喜,不故步自封,在遇到挫折、遭到失敗、身處逆境時就能挺得住,就不會放棄自己的努力。正確對待工作、保持工作熱情,是一種精神、是一種境界,每一個人都應在這方麵提高境界、提高修養。

要正確對待自己。古希臘人把認識自己看做是人類的最高智慧,在阿波羅神殿大門上寫著"要認識你自己"的箴言。我國也有"人貴有自知之明"的古訓。正確對待自己,說到底是一個修養問題、素質問題,是一個人生觀、價值觀的取向問題。要辯證地認識自己,除了對別人的評價認真對待外,關鍵要經常自我剖析、自我反思,做到"吾日三省吾身"。要適時地把握自己,要有寵辱不驚的心理素質,有百折不撓的堅強意誌,有樂觀向上的精神狀態,用蘊含在挫折中的教訓指導人生,實現人生的超越。適時地把握自己,還要做到遇到非議和責難時不埋怨,能夠委曲求全、以曲求伸,甚至在必要的時候能夠忍受各種誤解和屈辱而毫無怨恨之心。每一個人在麵對不公正的埋怨、非議和責難時,要多一點寬容大度,不能以怨報怨,以怨製怨,切實保持胸懷博大的高尚品德。要嚴格地管住自己,要不斷加強思想改造,加強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監督,堅持自重、自省、自警、自勵,不為名利所累,不為權力所害,不為私欲所動,要慎獨慎微,切實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貧,經得住誘惑,樹立嚴於律己、嚴守規矩的良好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