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突突…”
蘇牧駕駛著拖拉機懸掛的鉤機在一個大土堆中攪拌著。
攪拌機那邊差不多一小時加工一噸有機土壤,多準備一些,每隔一小時隻需要往攪拌機上麵的漏鬥中填料就行。
這機器也不能完全離開人,要時不時注意水箱中的水、漏鬥中的料,以及坑中的有機土壤過於集中,從而幹擾傳送帶運行。
不過還是很輕鬆的,一小時啟動一次拖拉機,水箱那邊差不多大半個小時,隻要打開水泵開關,就能自動上水。
都搞定後,蘇牧趁著現在有焊機就焊起了製磚機和吊機,材料差不多都是現成了,忙活一陣,一個帶有震動功能的可以把黏土壓縮成型的製磚機就做好啦!
等開始製作磚坯時,就能直接跟攪拌機相連,傳送帶也能用上。
到時候仍然不需要什麼人力,他一個人就能填料、裁分出磚坯,然後將磚坯晾曬在空地上。
吊機沒什麼難度,就是滑輪與齒輪的組合,唯一的亮點就是增加了遙控模塊,可以用遙控器控製起降、轉頭和傾倒。
按照蘇牧的指揮,李小飛用瓶罐去溪水裏抓了不少小魚和泥鰍。
蘇牧做了個紅燒泥鰍,少炸了點小魚,多數都喂阿梅吃了。
下午沒李小飛什麼事,焊機也暫時用不上了,他就騎著蘇牧的二八大杠帶著焊機回去了。
至於切割機,這個還是有用的,那邊不急著用就先放他這。
其實這些電動工具都有用,隻不過能源有限,這兩天積攢的能源一下就消耗了不少。
估計堅持到半夜就剩不下多少了。
他能想到的解決辦法就是把發電機安置在漏鬥上麵,這高度加起來都有六米多了,發出的電可以直接供給攪拌機。
下午的幾個小時蘇牧開著拖拉機當推土機用,將園子裏外的沙土推下去了一層,順便平整地麵。
經過多年的沙化,園子內沙土平均厚度達到了十五厘米,上麵有沙、有土,還有結成塊的硬土塊。
他家的地多半都是這種狀態,除了這幾塊能收拾出可以種植的地,其他地方更嚴重!
有的地方沙化深度達到了半米多深,平均下來也有三十多厘米深了!
想要改善這些土壤,所需要的有機土壤他都懶得計算,到秋天之前能積攢到夠埋十幾厘米的有機土壤都不錯了…
……
天色暗下來時,蘇牧家周圍有種煥然一新的感覺,不看土質,起碼一片平坦。
園子內整齊的撒了六條有機土壤堆起來的壟,等到翻耕時,就能將這些有機土壤都埋到地下。
不過這點有機土壤還遠遠不夠,按照一畝地六噸有機土壤算,缺口還有十多噸呢。
晚上,蘇牧除了保持攪拌機一直在自動工作,剩下的時間都是在跟網友討論種植。
隻有先把地種上,他才有精力研究蓋房的事。
【主播,小麥種下後要立即澆水,你那口水井供水量供應不上啊。】
【園子的地平整了,外麵的地還不平,弄平了才能澆水。】
【小麥不能缺水,要不把小麥種到園子裏吧…】
【小麥的種子在種之前最好泡一下,增加發芽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