韭菜在生長過程中是會不斷分根的,一叢韭菜中就有幾十上百個根,每個根栽種下去都能長成韭菜!

不過,如果沒人幹預的話,韭菜這種行為對它的生長不利,畢竟長的太密集了,土地的營養都不夠分了。

蘇牧用拖拉機懸掛的鏟子小心的把這一片韭菜根須都鏟出來,然後開回家裏。

韭菜上麵的葉子可以割掉,都有點老了,做什麼都不好吃。

栽種根須很簡單,每個根須中埋點有機土壤就行,這塊長條地不翻的話,每年都會自己長出韭菜,割掉一茬長一茬。

很簡單的道理,可惜,有的人貪婪的想割韭菜的根,根死了,以後還怎麼源源不斷的長韭菜?

韭菜種完,蘇牧放水澆這一片地,大雨過後,地表很快就幹了,他特意挖開了一塊埋有有機土壤的地,還不錯,裏麵還保持著濕潤。

有機土壤部分濕度更大,這種保水能力,哪怕再幹旱個一個月,都不至於讓長在上麵的植物幹死!

而那種普通的地就不行了,旱到一定程度必須大量澆水,否則就會大幅度減產。

如果有機土壤達到一米乃至兩米深,除非遇到百年不遇的幹旱,否則植物就能一直保證存活。

這,就是他的目標,讓家裏的這些地恢複生機,恢複以後隻要持續的保持返還給土地有機質,那土壤的肥沃就一直能保持下去!

……

天黑了,蘇牧煮了一鍋米飯,就著東坡肉,連吃了四碗米飯,撐到扶著肚子躺在了炕上…

【牧哥,你這效率有點慢呀,今天忙忙碌碌,但感覺又沒幹什麼正事。】

【農村不就這樣麼,這個幹一點,那個幹一點,隨便忙活一下就是一天。】

【我本來還覺得牧哥能在兩個月內蓋完房子的,現在…感覺希望好小…】

蘇牧無力的翻了個白眼,“我前兩天有點累著了,今天算是養身體了。

一會兒繼續設計房子,計算出建造預算,明天製磚,抽時間再挖黏土,這個活最少持續三天。

做夠了磚坯,在晾曬、燒製的過程中去采買水泥、砂石。”

【牧哥,砂石河底就有啊,再不就自己做個粉碎機,自己做,找石頭和村裏的舊電線杆當原料。】

蘇牧稍稍心動了下就拒絕了,“那種粉碎機功率大,家裏的電瓶還沒法供應,就算做出來,那也要好幾天,得不償失。

舊電線杆可以有,有時間過去把那些電線杆拉回來,砸碎了可以當做建築填充,裏麵的鋼筋修整一下也能用到建築上。”

現在身體吸收食物的能力感覺比以前強太多了,躺了一會就感覺肚子沒那麼脹了。

蘇牧拿起紙殼繼續設計房子,混凝土澆築的地方要規劃出來,必須有個穩定的房子整體的框架。

樓房費錢的地方是樓板,需要澆築的同時,還要大量的鋼筋,那可不是幾根,而是以噸為單位計算的!

第一次給自己蓋房子,蘇牧暫時沒考慮其他,各方麵都按照心意來,還做了不少防震處理。

幾張紙殼很快就被畫的密密麻麻,各種專業數據讓網友們貢獻了大量的彈幕…

有的人看不懂,但看懂的人無不驚呼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