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4章 緣聚緣散緣再起(2)(1 / 1)

“諸位同仁,林家自郎潤王朝鼎立以來,呈秦家先皇遺命,護郎潤王朝千年基業。十年前,風雲際變,太子枉死,水家蒙冤。今日,終於扭轉乾,重歸正道。咳,咳。”

“林大人聖明。”群臣附議。

“秦家皇明已曆十代,秦皇先祖密詔在此。十世之後,水氏後人掌郎潤乾坤。”林如海懷裏掏出陳舊泛黃年代久遠的詔書。

眾臣愕然,小心近前依依看過。果然是秦皇玉璽加印,果然如林如海所言。

水溶少年英才,群臣無不信服。當即,群臣擁水溶坐上龍椅。改國號為遠黛,封林氏黛玉為中宮皇後。封南安王之子柳湘蓮為南安郡王,其妻平兒為南安王妃。榮國府罪婦王熙鳳因南安王妃之故,免遭流放之苦,入住南安王府侍候王妃。

秦可卿受封為玉帛公主,賜住公主府的天香樓。

晴雯庇護當朝皇後,功不可沒。水溶加封晴雯為永安郡主,賜婚賈寶玉。夫婦二人奉旨成婚不久,便遠避塵世歸隱山林。

史、王兩府風流雲散,砍頭、流放、變賣為奴。黛玉心生慈悲,留史湘雲在宮中做粗使宮女,免遭流放之苦。

賈府一幹人等被投入獄,刑部嚴加審查,抖出賈敏出閣前王夫人、薛姨媽投毒陷害之事。新婚夜林如海也身染奇毒,夫婦二人自此久病纏身。黛玉大怒,當下派人南下將薛氏母子捉拿案,投入天牢。著人細審,遂又審出秦繼來繼位大寶,賈母派人南下送給賈敏的糕點有毒之事,黛玉痛心疾首,淚濕香腮。

“玉妹,且莫哭壞了身子。”水溶一旁勸著,遞眼色跟心腹之人,一杯毒酒送賈母上了黃泉之路,賈母含笑而逝。

“皇後,二太太和薛太太如何處置?”紫鵑已重回宮中侍候。

“死不足惜,不能便宜了她們。”雪雁恨得牙癢癢。

“好,派人每人針刑侍候。”黛玉冷笑著吩咐道。

“是。”

王氏姐妹被囚在罹難宮,每日紫鵑盯著宮裏嬤嬤施以針刑。姐妹二人終日承受著萬針刺膚之苦,真是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一日之內,水溶利落地掃除了秦繼業的黨羽。連根拔除了忠順王爺一幹朝廷的蛀蟲。探春被當街官賣,趙姨娘因不是賈府正經的主子,朝廷判了個自由之身。她見女兒被賣,傾其所有換了銀兩,將探春買下接回鄉下苦熬歲月。

迎春被救出孫府已是奄奄一息,雪雁可憐迎春,派人將其接進宮中請醫調養。迎春鬼門關前撿回一命,自此她忠心耿耿侍候在黛玉身邊,做了宮裏的教養嬤嬤。後來隨黛玉之女亦心公主遠嫁,老死在異國他鄉。

三日後。

水溶將秦繼業弑父殺兄之罪形公布於天下,當眾施以絞刑,百姓無不拍手稱快。禦賜李太後三尺白綾養福宮送了性命。

餘者無罪妃嬪和宮女任其自願回家,或是入城外寺廟修行。

北靜王府。

李嬋兒見大勢以去,為保自己與水涵性命。暗自籌劃,水溶繼位,涵兒仍是水家族譜上的人,且水涵對他有恩。水涵身世可瞞天過海,再享新皇榮寵。

天下始定,七日後。後宮命婦進宮朝見當朝皇後。

黛玉鳳臨宮設宴,款待各府誥命。

南安王妃平兒扶著南安太妃拜見,李嬋兒一瞧南安太妃,當即嚇得丟了魂。當年的貼身丫頭秀姑,如何搖身一變成了南安太妃。水涵的身世一旦漏了,還哪有她母子的命在?沒等宴開,李嬋兒稱病回府。

“皇後娘娘,如何處置北靜太妃?”雪雁看著李嬋兒的背影問道。

黛玉眨著水亮的美眸,低聲交待雪雁,雪雁連連點頭。將宮中美食裝了食盒,命人送入北靜王府。李嬋兒吃了禦賜之宴,當晚失聰且失聲,可卻保住了性命。

水涵加封為北靜親王。他堅辭理政之事,每日閉門在王府與一群和尚道士參禪清修。李嬋兒百年之後,水涵棄紅塵出家為僧。

十二年後,楓紅似火。

十歲的亦心公主帶著帶著八歲的太子水霖寒山寺進香。

“外公,您身子可好些了?父皇和母後一直惦記著。”亦心公主眨著靈動的美眸攜扶著神清氣郎的林如海。

“好了,好了。”

“外公,即是好了便隨霖兒回宮吧。”水霖稚氣未脫的小臉已初見剛毅的棱角。

“好。”林如海一手牽著亦心,一手牽著水霖,仰臉眯眼看著湛藍的天空。“敏兒,你看到了嗎?溶兒和玉兒的一雙兒女已經長大了。”

楓林正紅。

林外,一身披鶴氅的俊郎少年目不轉睛地盯著水亦心,薄唇抿成一道優美的弧線。

“水亦心,尋遍萬裏河山,我終於找到了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