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謂關心,就是對別人的體貼之心。體貼不是煞有介事的,而是細微的,不露聲色的。——鈴木健二
德國著名詩人歌德曾經做過這樣一件事:為了消遣,他經常到離家不遠的公園中散步、騎馬,他發現公園中有一些橡樹常常被一些粗心的吸煙者引起的火燒掉,這使歌德很痛心。公園邊上雖然有一塊布告牌,上麵寫道:“凡引火者罰款。”但是很少有人注意。
有一次,歌德發現一場火正在公園中蔓延著,於是他跑到一個正在附近站崗的警察那兒,告訴警察,公園中起火了。但是警察並沒有理他。
這時,他想到了那些在公園裏玩火的兒童。“為何不利用兒童來解決這件事?”於是,歌德跑到那群孩子麵前,用威嚴的聲調命令他們將火撲滅,並聲稱,如果他們拒絕,就將他們交給警察。
結果,那群兒童懷著一種反感的情緒遵從了。但是在他走以後,他們又重新生火了,並恨不得燒盡橡樹。
事後,歌德漸漸體會到,他沒有根據孩子的心態來考慮問題,如果當時能夠不那麼嚴厲地對待孩子,而是和顏悅色地說明道理,那麼結果會不一樣的,那些橡樹也會避免被燒掉。歌德的失誤在於沒有從孩子的角度去考慮,孩子也有他們的自尊,歌德粗暴簡單的態度傷害了他們的自尊心。
理解別人,並能夠從別人的立場設身處地地去為別人著想,重視不同人體之間的差異,以及不同人眼中看到的不同的世界,這樣做的人才是最懂得與人合作的人,這樣做的人也才能真正做到虛懷若穀,避免由於偏頗而造成的失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