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沒個正形(1 / 1)

“我就是……”我的話還沒說完,“啪”一記耳光扇在了我的臉上,隨即是一聲憤怒的吼聲:“叫你打我女兒!”這瘸子雖然殘疾,但力量很大,這突如其來的襲擊打得我兩眼直冒金星。

我的家鄉在蘇北裏下河農村,祖上幾代以做木工為生,我沒想過會當教師。那一年中考,我的成績在全縣名列前茅,班主任尹老師將這個喜訊第一時間告訴了我的父親。父親很高興,和尹老師一商量,便代我在升學誌願上填報了“師範”。就這樣我讀了中師,畢業後順理成章地走上了教書育人的教育崗位。

我的第一個工作單位是家鄉的村小。學校緊靠集鎮,綠樹環繞,環境清幽,一條小河穿流而過,好似世外桃源,然而這裏的生活並不平靜。

我任教的第一個班是小學六年級複讀班,我的學生都來自鎮上,他們十四五歲,我十九歲,年齡比他們大不了多少,有幾個男生個頭好像比我還要高。這些孩子平素隨便慣了,不但學習不放在心上,行為有時候也很乖張。第一次上講台,麵對台下一群東倒西歪、嘰嘰喳喳的學生,我的心裏頗有些緊張。雖然,上課前我一次又一次提醒自己:他們是學生,你是老師,一定要鎮定。

上課開始了。我先做了自我介紹,然後開始在黑板上板書我對大家的希望,接著我將自己事先訂好的《班級公約》大聲讀了一遍,又將它張貼在黑板旁邊的牆上。也許是他們還不清楚新老師的底細,不敢輕舉妄動的緣故吧,也許是他們被我一口流利的普通話和一手漂亮的粉筆字折服了吧,第一節課算是“風平浪靜”過去了。謝天謝地!

在師範讀書時,我學過教育心理學,知道對待學生,教師最重要的是要有耐心,於是,我盡量保持溫和的態度,細聲慢語地對學生展開情感攻勢。經過一段時間的接觸,少數懂事的學生漸漸認可了我的斯斯文文、有板有眼,他們覺得跟我這樣溫文爾雅的老師叫板實在不應該,於是行為漸漸收斂,課堂上東倒西歪、嘰嘰喳喳,下課後打打鬧鬧的現象有了轉變,然而這隻是少數幾個,班級整體鬧哄哄的情況並沒有改變。我是新教師,總希望自己能迅速成長起來,可是班上亂糟糟的,如何是好?我開始不耐煩起來。

我的這一班學生中有一個叫小雯的女孩,她長相清秀,而且性格活潑、追求時尚,因此擁有眾多“粉絲”,我曾看到她放學之後在幾個男生的簇擁下大呼小叫、“風擺楊柳”般走出校園。那是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人們思想觀念還很保守,即便在城市的大街上也很少見到有誰留長發,穿喇叭褲,我所在的蘇北農村更是如此,而小雯小小年紀不僅留了披肩發,穿起了“喇叭褲”,而且還學會了扭屁股走路。如此張揚炫耀哪像個學生?弄不好會帶壞其他同學。老師們將意見反映到我這裏,希望我能管一管小雯。

第二天,我找到小雯語重心長地對她展開了教育,並且嚴肅訓斥道:“女孩子穿著打扮、說話走路沒個正形可不好!瘋瘋顛顛的,像個什麼樣!以後不許太招搖了!”可是,麵對我的訓斥,外表柔弱的小雯竟然毫無懼色地頂了我幾句。這孩子,膽夠大的,簡直目無尊長!我毫不客氣地又將她教訓了一番。從此,她與我似乎鉚上了勁,有事沒事總和我對著幹。

現在看來,她活潑的性格和走路的習慣,是孩子追求新事物的表現。當時學校並沒有統一服裝的要求,作為老師又有什麼理由刻意指責學生的穿著打扮呢?難道隻有那些循規蹈矩、一派“紳士”“淑女”風範的學生才是好學生嗎?即使學生有什麼不對,教師除了訓斥,就沒有別的教育手段了嗎?那時候的我很年輕,根本就沒有想過這樣做的後果,致使我與小雯一開始就處於敵對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