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華對父母的態度發生了改變,學習的自覺性也有了提高,但畢竟懶散慣了,要徹底改掉做作業拖拉的毛病不是件容易的事情。這不,剛剛有些起色,沒過幾天作業又不做了。雖然我並不奢望海華能夠“脫胎換骨”,但如果不趁他有所轉變的時候再加一把火,恐怕要前功盡棄;再說,如果我縱容他的懶惰毛病,勢必會影響整個班級的學風。我想了想,最後還是撥通了海華家的電話,這一次接電話的是他的母親。
海華的母親是個職業女性,做事有板有眼,是個責任心很強的女人。當她聽說海華不做作業的毛病又犯了,非常著急:“老師,我就不懂了,這孩子怎麼就不像我?我上學時樣樣爭強好勝,更不要說不做作業了。這孩子真是操心!我該怎麼辦?怎麼辦呢?”
海華一向過著小皇帝般生活,飯來張口,衣來伸手,不知生活的艱辛,因而不懂得珍惜和感恩。於是我們在電話裏商定:雙休日不準海華玩,讓他跟著工人參加勞動,吃點苦頭,磨磨他的懶病,而且每天要完成一篇日記,內容就寫勞動的感受。
雙休日到了。一大早海華母親就把他帶到店裏搬地板去了。海華在母親的監督下白天勞動,晚上寫日記。他的第一篇日記是這樣的:
今天早上七點多,太陽特別刺眼。我在媽媽的催促下,和幾個老師傅一起扛地板。我們將一包包地板從車上卸下來,然後又一包包扛到四層用戶家裏。當扛到兩包時,我便覺得腰酸腿疼、渾身冒汗,很想坐下來歇歇,可是老師傅們沒有一點要歇的意思,還是不停地躬著腰扛著。我是男子漢,我不能讓他們小瞧了自己!於是,我擦了一把汗,繼續扛地板。我不敢抬頭看太陽,陽光刺得我睜不開眼睛,我隻是拚命地一個勁兒地扛著。就這樣我硬撐了一個上午。這一天上午我扛了八包,大概能掙二十多元錢,可是算算這還不夠我平常一天的花費。我忽然感到這錢來得多不容易啊!今天是星期六,本來我可以在家裏休息,可是媽媽說勞動能鍛煉人的意誌,我明天還得繼續勞動。
看到海華才上初中就和工人師傅一起扛地板,母親雖然舍不得,但還是咬牙監督海華勞動。海華在第二天日記中寫道:
今天的任務還是扛地板,雖然樓層是二樓,比昨天低了兩層,但道路狹窄,車進不去。我們隻好把貨下到小區外麵,然後再想辦法弄上去。真是夠辛苦的!過去我沒有參加過體力勞動,總覺得學習是最辛苦的事情,今天我才感覺到坐在教室裏上課、做作業,是一件多麼幸福的事。我發誓要好好學習。
兩天假期結束了,海華回到了學校,他的麵龐黑了些,但身體看起來似乎結實了許多,尤其讓人高興的是做作業拖拉的現象有了明顯改變。看來對待那些懶惰的學生,勞動教育還是有效果的,因為在體驗勞動的過程中,他的心靈多多少少會產生一些觸動,甚至會產生震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