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何學的誕生,首先來源於實踐。
3000多年前的尼羅河,年年泛濫成災,洶湧的洪水淹沒沿河兩岸的土地。洪水退後,年年都得重新測量土地,逐漸形成了幾何知識。幾何學這個名詞,在希臘文中就是“量地術”的意思。古埃及的皇帝叫“法老”,金字塔就是法老的墳墓。尼羅河三角洲南麵,有70多座金字塔,人們在建造這些巨大建築物的過程中,也積累了豐富的幾何學知識,後來發展成為一門獨立的學科,被譽為“理智的財富”。在古希臘,人們十分重視幾何學的研究,當時一個人若不懂幾何學,就不能認為是有學問的人。
我國是文明古國之一,幾何上的成就也很多,如商高定理、祖衝之圓周率、劉徽割圓術等等,都比西方國家要早得多。
大約在公元前300年,古希臘數學家歐幾裏德把幾何知識加以係統地整理,寫了一本書,叫做《幾何原本》,後來譯成多國文字,今天各國的學校裏講授的幾何學的主要內容,也是來自歐氏幾何學。
明代萬曆三十五年(1607年),我國科學家徐光啟與意大利傳教士利瑪竇合作翻譯了《幾何原本》的前六卷。徐光啟利用英文幾何一詞即geometry的字頭geo音譯為“幾何”,而漢文“幾何”的意義是“多少”,這個譯名與原名的音與義都很貼切,譯得很好。於是,“幾何學”開始在我國廣泛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