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幾個不相等的數,要移多補少,使它們完全相等,而總數不變。求這樣所得的相等數就是求平均數。通常把這樣的題目叫平均數問題。
解答這類問題的關鍵是先求出“總數量”與“總份數”。解答的規律是:
總數量÷總份數=平均數
例1:五年級某班學生年齡的分布狀況是,13歲的有3人,12歲的有15人,11歲的有11人,10歲的有21人。這個班學生的平均年齡是多少歲?
解:(13×3+12×15+11×11+10×21)÷(3+15+11+21)
=(39+180+121+210)÷50
=550÷50
=11(歲)
答:這個班學生的平均年齡是11歲。
例2:一架飛機往返相距1620千米的甲、乙兩地,飛出時每小時飛行810千米,返回時每小時飛行540千米。這架飛機往返平均每小時飛行多少千米?
分析:求這架飛機往返的平均速度,必須知道飛行的總路程和飛行的總時間。甲、乙兩地相距1620千米,來回所飛行的路程應是1620×2=3240(千米)。從甲地到乙地的時間是1620÷810=2(小時),從乙地返回甲地的時間是1620÷540=3(小時),共飛行了2+3=5(小時)。
解:1620×2÷(1620÷810+1620÷540)
=3240÷5
=648(千米)
答:這架飛機往返平均每小時飛行648千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