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9章 美國主流報紙台海問題報道具體案例(7)(1 / 3)

譯文:

在帶領他的公民從專政過渡到民主,壓倒對其構成軍事威脅的共產主義中國之後,台灣“總統”李登輝在今天的就職演說中大膽擺出和平姿態以緩解兩岸緊張關係與中國領導人進行會晤。

李登輝宣稱他訪問中國是為了與那些把他當作賣國賊、善變的人以及“台獨”分子的中國共產黨領導人進行最高級的對話。

“將來,在我的國家的請求下,在人民的支持下,我很樂意著手與大陸的和平進程”,李登輝當著數千名參加就職演說的公民以及數百萬的電視觀眾這麼說。

《紐約時報》記者Edward A.Gargan則在《台灣“總統”表示他願前往北京進行和談》中把李登輝描繪成不畏威脅、熱愛和平的台灣領導人:

To the cheers of some 50,000 flag-waving guests,Taiwan's first democratically elected President,Lee Teng-hui,declared in his inaugural address today that he was willing to travel to Beijing to talk with China's leaders.

“In the future,at the call of my country and with the support of my people,I would like to embark upon a journey of peace to mainland China,taking with me the consensus and will of 21.3 million people,” said Mr. Lee,an American-educated agricultural economist.

“I am also ready to meet with the top leadership of the Chinese Communists for a direct exchange of views in order to open up a new era of communication and cooperation,”he promised. But,he warned,“we will never negotiate under threat of attack.”

譯文:

伴著近5萬名民眾的搖旗呐喊,台灣首位由民主選舉產生的“總統”李登輝於今日發表了他的就職演說。他表示他願意前往北京與中國領導人進行會談。

“將來,基於我國的要求及人民的支持,我願意著手準備一次前往大陸的和平之旅,帶去兩千一百萬人民的共同意見和願望,”李先生,一位受美國教育的農業經濟教育學家說。

“我也準備與中國共產主義的最高領導人直接交換意見,以開創一個交流與合作的新紀元”,他承諾。但他同時也警告說,“我們永遠不會在攻擊威脅下進行談判。”

2.批評大陸對台“威脅”

美國媒體認為,大陸的軍事演習是對台灣“民主”的損害。在1996年中國軍演前後,美國主流媒體進行了密切跟蹤報道,也加大了批評力度。

2月10日,《紐約時報》說“中國正在海岸線附近備戰”;2月11日,該報說“中國正在進軍”;2月16日,該報報道李登輝視察前線; 1996年3月15日,《華盛頓郵報》在題為《可怕的海峽》的文章中表明了“不安”。3月7日的《紐約時報》在報道中認為:“今天,中國政府宣布將在台灣兩大港口附近舉行為期一周的導彈演習。這次演習將造成台灣商業海運的局部堵塞,台灣當局的恐懼產生了。”

美國媒體一麵渲染大陸對台灣的威脅,一麵要求美國政府介入。1996年3月8日,《紐約時報》敦促“美國政府必須盡快地提出意見、采取行動使中國政府停止這種行為,使這次導彈測試不至於升級為政府間的激烈衝突。”“克林頓總統應該將這種擔憂表達得更加清楚。他應當派遣部分‘美國第七艦隊’到台灣海峽,雖不一定要到達導彈測試的位置,但這樣做,可以顯示他對確保國際航道自由的責任”。3月10日,《紐約時報》質問美國政府:“美國在支持台灣的路上還要走多遠?”

同時,美國媒體在對大陸軍事演習的報道裏,也經常出現前後矛盾。美國媒體對大陸軍演擔憂不已,卻同時又在多篇報道裏,認為大陸不可能對台灣動武:首先是中國經濟撐不下去;其次是中國人民不願意;再次中國對美國做了不會動武的暗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