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二章(1 / 3)

巫澄從來沒有感覺過冬天是如此漫長。

寒冷似乎永無止境,雪永遠在下,每天早晨,厚厚的積雪都會將門堵住,風西起床後幹的第一件事就是鏟雪,用粗劣笨拙的石頭工具,將屋子外麵鏟除一條能行走的道路。之後才是去灶台燒煮食物。

巫澄隻在每天中午太陽最好的時候出門放一放風,往往不到十分鍾就被凍的不行,趕緊再進屋。屋裏種的盆栽,隔壁小屋養的雞,全是風西在照料。他幾乎是全能的,洗衣、做飯、打掃、清理汙穢、燒熱水、煮薑湯,從早忙到晚。就這樣,每天夜裏還精力充沛,某個地方神氣活現。

“我給大家添麻煩了吧。”巫澄十分過意不去。花族長家少了風西不說,部落的其他人家也會每天輪流出一個勞動力,幫著鏟雪,送柴,喂食雞群。偶爾還會送些吃食過來。

“你怎麼能這麼說。”風西很詫異,“澄,你不知道你給部落帶來多大的改變嗎?今冬的食物是最豐富的,不用將活物養的骨瘦如柴,每家都有足夠的肉食。糧食也在秋末時節用細鹽和漂亮的陶器換回了許多。風族的每一個人沒有一天會挨餓,這在以前是不可想象的。還有木炭,有了它,屋裏既不嗆人又溫暖。沒有一個孩子因為受凍而生病。你知道這意味著什麼嗎?”

這意味著,除了衰老而亡,所有人都能平安度過這個冬天。以後,也將這樣平安度過無數個冬天。長此以往,部落人口必然會大大增加。大姓部落為什麼強大,就是因為她們人多。而人多,收獲的糧食和獵物又會增多。這是一個好上加好的循環。巫女,給風族帶來了興旺繁榮的希望。

“你為大家做了這麼多,我們對你好是應該的。”風西停頓了一下,“澄,不管你以前的日子是什麼樣子,在這裏,你所享有的一切當之無愧。”

巫澄歎了口氣。她知道她對這些遠古人有恩惠。但這一次生病,讓她發現自己體質是如此之差,如此糟糕。居安思危,她不是專門搞人類文明進程的研究者,會的就那麼大眾、淺顯的一點點。如果有一天,東西都倒完了,再也教不了他們,那時……

巫澄打了個冷戰。別怪她將人心想得太險惡,或許依然有尊敬,但一定不會像現在這樣,全身心的充滿狂熱之情。到了那一天,如果再出現姬蒼一類的人向風族討要她,當然,話會說的很好聽——帶回我部落供奉。風族人還會這樣如臨大敵的拒絕嗎?

她不敢想下去。這個冬天沒死成。未來的無數個冬天她也不想死。生命是可貴的,哪怕在遠古時代活著呢,那也是活著。既然如此,就要好好活,活出個人樣來。這樣的不堪一擊,靠著別人的良知和道德維持地位,絕不是什麼好現象。

“對了,你怎麼現在都說我的家鄉話了?”巫澄後知後覺,似乎從她病重開始,風西就一直在說普通話,隻有和本族人交談,才換成遠古語言。

風西微笑,露出潔白的牙齒:“因為,我想多學習澄的家鄉語言呀。你不是說,學語言的最好辦法就是對話交流麼。再說,澄的語言很優美,詞彙量非常多,學的越多越增加見識。”

這個倒是。作為一個學了十年英語都無法和外國人對話的學渣,能很快學會遠古語言。除了生存需求外,還有一個重要原因,就是當地語係的詞彙量非常少。並且語言本身還在進化中。她甚至可以輕易的加進自己的母語詞彙。比如籮筐、草鞋。風西想要通過學習語言增加知識,也算是個有遠見的主意了。

“那好吧。”有個人和她一起說普通話,巫澄自然很高興。

冬天是個說話的好季節。寒冷的天氣、漫長的夜晚都需要足夠的話題來打發時間。為了讓衝動的少年分散精力,巫澄一到天黑就給他講故事。說什麼故事也是有講究的,曆史故事不能講,特麼的都是父係文明,男尊女卑。這點端倪巫澄連一絲絲都不願透露。想了想,她將《西遊記》改頭換麵一一講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