貓王
貓王成名是在1954年。我剛才講那時錄音帶、錄音機都有了,唱片業也蓬勃發展,那時候送歌曲作禮物很流行。他就送了一首That’s All Right,Mama,(《媽媽放心,沒事》)給他媽媽,沒想到大家一聽發現這首歌非常好,結果,貓王就開始踏入搖滾樂界。
剛才是一首,另外聽下麵這首。
(音樂起)
Jerry Lee Lewis
這個歌星叫做Jerry Lee Lewis,他是一個非常有名的黑人歌星。黑人唱歌和白人還是有很大的不同。記住,黑人受奴役的環境背景,與他們整個唱歌的方法是有絕對的關聯的,下麵我要放一首另外一個黑人歌星不同風格的歌,這樣一個非常虔誠的,宗教般虔誠的歌手唱出的他的心聲。這個樂團我相信在大陸你們可以買到它的CD,這個樂隊的名稱叫做The plages。
你們聽到黑人的唱法了。他們那種宗教的信仰,跟他們對宗教的那種誠懇、真誠,非常明顯地反映在他們的音樂裏。下麵我就換一個白人的歌。
Paul Anka
這個歌星大名鼎鼎,目前還經常到拉斯維加斯去演唱,名字叫做Paul Anka。他七八歲的時候在家裏學一點作曲,媽媽教他作曲,他就作了一些。後來,他跑到紐約去闖天下,灌下了一係列搖滾樂歌曲。
他灌了一係列非常受歡迎的唱片。美國那時候為了推行流行歌曲,就發明了排行榜,早期最有名的一個排行榜叫做catch box。他們的排行榜按照每個禮拜唱片的銷售數量來排,如果某張唱片賣到100萬張以上,唱片公司就會給這個歌星或者樂團一張金唱片,50萬張以上是銀唱片。1957年、1958年、1959年那段時間出現了非常多的受年輕人喜歡的偶像歌星。
The beatles
我談了這麼多流行搖滾歌星,還有一位我不得不介紹,因為,他影響到各位都知道的The beatles。連The beatles也承認受他影響,受什麼影響我待會再講。我這邊先問一下,The beatles中文翻譯叫什麼?是不是有人翻譯成甲殼蟲的?先告訴各位,這是大錯特錯的。因為甲殼蟲的英文是beetles,是兩個e,正確的翻譯應該是披頭士。正好那個年代,就是20世紀60年代,披頭士帶動這個風潮,就是不受保守勢力約束,打破傳統。
Bardy Harley
那麼影響披頭士以至搖滾樂界的這個人叫什麼呢?叫做Bardy Harley。Bardy Harley是20世紀50年代最標準的好青年,他戴著一個大大的黑邊眼鏡,氣質文縐縐的,不吸煙也不喝酒,什麼都不幹。他在1957年踏入搖滾樂界,到1959年就有了一係列非常有名的歌曲,包括我等一下要給你們聽的ABC。
在放這首歌曲以前我想說一下,這個歌星當年為了推動唱片的流行舉行了巡回演唱。那個年代都是乘坐大巴,在一個城市唱完,然後去另一個城市,推銷他的唱片。那麼電台就開始播,唱片開始賣。Bardy Harley在過年這段時間,他和另外兩位很有名的歌星到一個地方去演唱,唱完馬上要趕到另外一個城市去演唱。但是Bardy Harley正好犯了重感冒,他就跟另外一個樂隊承包的飛機換了一下,他們就改坐飛機,另一個樂隊改坐巴士。結果飛機失事了。
有人說Bardy Harley的死亡代表整個搖滾樂的死亡。過不過分呢?根據我的體會,覺得有點道理。我記得上個世紀60年代初期、中期的時候,我在台灣電台做節目,也在放他的音樂,很受歡迎。60年代的搖滾樂好像跟早期的搖滾樂味道不同了,不對在哪兒呢?不曉得為什麼。後來我去美國修搖滾樂的課程,還是不知道,再後來慢慢才知道是怎麼回事。因為50年代末搖滾樂最興盛的時候,美國音樂界唱片業采取了好萊塢製作方式。怎麼樣呢?流水作業,大量生產,最主要是作曲有一個固定的格式。我自己是導演,好萊塢那個年代拍電影都有一個固定的模式,從編劇開始到創作都是。它這個模式就是,人物追求一個什麼目標,然後就開始出現什麼情況。搖滾樂也是這樣,一個固定的模式,這就變成開頭我介紹的,搖滾樂就是年輕人在地下室、在閣樓創作出來,送到電台去播的。這種家庭作坊式的完全自發性的自己創作的風格到了60年代就漸漸沒有了,這個味道就變了。所以我今天介紹的音樂大部分是60年代以前的,偶爾有60年代中期的。這就是為什麼搖滾樂到了60年代初期就變了味道了,也就是原汁原味的搖滾樂大概就存活了五六年或六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