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是祖國的花朵,加強青少年的安全防範意識,既是對廣大青少年的健康成長負責,也是對國家和民族的未來負責。然而,這些工作並不是能夠一蹴而就的,學校安全工作麵臨的形勢依然不容樂觀。在這個問題上要做到防患於未然,主要從以下兩方麵開始抓。
1.要提高認識,嚴格管理
從家長、學校乃至全社會的角度來看,首先要提高認識。參與青少年安全問題調查工作的焦解歌教授曾說過:“通過調查我們發現孩子們本身安全意識就不強,而負責監管他們的家庭、學校乃至整個社會對青少年安全問題認識不足,對安全教育也相對忽略。”因此,隻有提高了安全意識,我們才有可能在現實生活和實際工作中把中小學生的安全問題放到議事日程上。
中國青少年研究中心一名研究員說過,發生在中小學生身上的意外傷害事故,有很多是能夠避免的。在對有些學校的樓梯擁擠事件的調查中了解到,事故主要是因為樓梯過窄引起的,假如在建學校時能夠充分地考慮到建築的用途和中小學生的活動特點,學校再輔之以有效的管理措施,情況肯定會完全不一樣。像這種事情在個別家庭和有些遊樂場都有存在。因此,所有涉及中小學生安全問題的有關場所,在設施建設上一定要統籌兼顧,充分考慮中小學生的特點,一切都應該從保證青少年人身安全的角度出發。
還有一樣就是製度建設的問題。應明確地告訴中小學生,什麼事情能夠做,什麼事情不能夠做。比如,在水塘邊如果沒有設置禁止遊泳的警示牌就非常危險;在上化學實驗課時,如果沒有嚴格的操作規程和要求,同樣也是非常危險的。
因此,作為學校的老師和家長,真正為了孩子的安全著想,有必須認真學習安全知識,創造安全環境,建立安全製度,從而最大限度地避免中小學生發生安全事故。
2.要強化意識,遵守規則
從中小學生自身來講,遵守學校紀律和一些規章製度,對保證自身安全是十分重要的。因為製定規章製度是前人實踐經驗的總結,有些規則甚至是血的教訓。比如說,交通法規就是根據以往交通事故製定出來的,青少年隻有嚴格地遵守交通規則,行路才可能安全無憂。有個別學生不願受製度的約束,有時甚至不把製度當一回事,這是非常危險的。在我們身邊,這樣的實例數不勝數,例如,交通法規明確規定行人不準翻越公路護欄,可現實生活中就有人抄近路翻越護欄;再比如說,學校明文規定宿舍中不準胡拉亂扯電線,有的同學還是明知故犯,悲劇往往就在不經意間發生了。特別要讓青少年牢記,遵守製度和紀律不僅是社會公德的要求,也是自身安全的最好保證。
因此,作為學校和家庭,有必要通過多種渠道對中小學生進行教育和培訓,強化他們的安全意識,培養他們的自我保護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