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今社會是一個處處充滿激烈競爭的社會,一個國家要想在國際舞台擁有一席之地,就必須具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一個企業要想在澎湃的經濟大潮中站穩腳跟,就必須具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同樣,一所學校要想在日趨激烈的競爭中獲得長足的發展,也必須具有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深入發展和不斷完善,教育市場的競爭也越來越激烈。麵對日趨激烈的競爭,學校怎樣在競爭中立足,怎樣獲得全麵、快速、健康、可持續的發展,的確是一個應該引起人們關注和思考的問題。近年來,一部分有識之士越來越清晰地認識到,學校也必須盡快形成自己的核心競爭力。

什麼是學校的核心競爭力呢?根據對企業核心競爭力的理解,我們認為,學校核心競爭力是學校在長期的發展過程中培育和形成的,蘊涵於學校組織內質之中的,難於被其他學校模仿獨特的能夠支撐學校過去、現在和未來的一種基礎性能力或競爭優勢。可以看到,這種核心競爭力是學校所具有的各種競爭力要素中最關鍵的部分,是能夠使學校在長期的競爭中穩操主動權的基本能力。

學校核心競爭力是由若幹要素構成的,學校文化力是學校核心競爭力的核心。之所以說學校文化力是學校核心競爭力的核心,有兩個原因:一是文化力的確在學校核心競爭力諸要素中居於核心地位。關於學校核心競爭力的構成要素,不同的學者有不同的理解和表述。有的認為,學校的核心競爭力由學校的財力、物力、學者、學科、學生和校風、教風、學風構成;有的認為,學校的核心競爭力由學校管理者的素質及其人格、管理團隊的綜合素質及其合力、師資結構及素質要求、全新的教育理念、管理機製和激勵機製、人才培養模式和辦學特色構成;有的認為,學校核心競爭力是以教育生產力為基礎,以學校文化力為核心,以教育經營力為重點的“三力”所構成。以上分析可以看出,正是學校文化及其所構成的力量才是學校核心競爭力的核心和基礎。同企業核心競爭力不同,學校核心競爭力的獨特性就在於其深厚的文化底蘊、鮮明的品牌個性和有特色的教育模式,這也正是學校文化力的核心內容和重心所在。二是教育的本質就在於“文化育人”,通過文化的傳承和創新,使個體社會化。正如袁貴仁所說“所謂教書育人、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環境育人,說到底,都是文化育人。”文化育人的關鍵是學校自身的文化建設和文化力的形成。學校文化是學校在長期的辦學實踐中,經過自身努力、外部影響、曆史積澱而逐步形成的獨特的東西,它主要凝聚在學校所擁有的理念、製度、管理、行為、校風、教風、學風等深厚底蘊之中,具有前瞻性和先進性,能夠形成一種良好的教育氛圍和綜合力量。這種能夠為學校和個人提供可持續發展的原動力和支持力就是學校的文化力,就是學校的核心競爭力。

在本書編寫過程中,我們參考了有關文獻資料。其中,對於引用和參考了的文獻,我們在參考文獻裏作了注明。在此,對被引用文獻的作者和出版者表示誠摯感謝;對於參考了而由於疏忽未注明的文獻作者和出版者致以謝忱,並請諒解。

編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