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學是在濃厚的古代哲學基礎上發展起來的一門具有理性思辨和哲學睿智的醫學,在其發生之初即與當時先進的哲學思想相結合,從整體角度宏觀地把握人體,其突出的特點就是運用陰陽、五行等哲學觀念,將人體的髒腑、經絡、氣血與這些哲學思維方式相結合,從而形成了獨特的中醫思維方法,並以之解釋人體的生理,分析人體的病理,進而用之以診斷和治療疾病,並在臨床上取得卓越的療效。
中醫學正是以其獨特的視角和方法認識世界和觀察人體的。天人相應、整體觀念、辨證論治等方法已經成為中醫學的標誌。但是這種在大哲學基礎上獨特的思維方式,正隨著社會現代化的進程,越來越被當今的人們所忽視。而古代經典著作中所蘊涵與揭示的理論內涵、思維方法和臨床診病技巧,亦隨著忽視經典而被遺忘殆盡。如何能夠有效地將這些內涵應用於臨床之中,如何在現代邏輯思維占主導的現代社會中學習到這種獨特的思維方法,是目前中醫學習中的重中之重。
在國外,物理學家們認為,“在過去幾十年裏,物理學家和哲學家廣泛地討論了近代物理學所引起的這些變化,但是很少有人認識到它們似乎都引向同一方向,朝著與東方神秘主義者所持的宇宙觀非常類似的觀念變化”(注:東方神秘主義是指古老的東方哲學,其中包括中醫的思維方法)。
在美國最尖端的科學家及諾貝爾獎獲得者的討論中,已經深刻認識到東方的思維方法可能是解決當前複雜的社會、人體、經濟等問題的最捷徑的思維方法,它能解釋一些看似非常複雜的問題,能夠揭示事物的本質規律。因此,綜合性的辯證思維方法越來越受到現代科學的重視,於是,在國外,存在著一種“東方回歸”的思潮。許多國外的物理學家熱衷於對東方思維方法的研究。
縱觀國內外研究概況,東方思維方法不僅是中醫學研究的思路,也是自然科學、社會科學等各學科研究的思路,因此受到越來越多的科學人士的重視。
深入研讀中醫經典著作正是學習這種思維方式最好的途徑之一。
中醫經典是中醫理論的源頭,其中不僅蘊涵著古人對疾病的發生、發展及轉歸規律的認識與把握,同時更是強調了以人為本、順應自然的哲學理念。隻有在哲學層麵上充分認識與把握這種認識方法,才能進一步提高中醫素質。
所謂中醫素質是一個中醫人整體的理論修養與臨證能力的綜合表現,體現在各個不同的方麵,如對中國古代哲學、曆史、文化的浸淫與了解,對中醫經典理論的認知和體悟,臨床思辨的靈活與深入,對理論及技能的內證與體驗等。行之於臨床,則表現為臨證中的圓機活法,對疾病與人體異同的把握,通過表象直達本源能力,臨床操作的手技與手法等,都是中醫素質的體現。隻有將中醫經典理論及中華古典文化融化於血液中,深入到骨髓裏的人,才是一個真正的中醫人。正所謂:“至道在微,變化於窮,孰知其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