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7章 洗三(1 / 3)

小肉團出生的第二天,家裏就為了她,添了兩口人。

啞巴婆子其實並不老,隻是這幾年的顛沛流離,讓歲月滄桑了曾經明媚的容顏。

啞巴婆子原名劉翠芬,原是南楚人,被拐賣到了西戎,一番波折後,嫁人生子,今年才三十五歲,現在隻有孫女一個親人。

她孫女叫烏蘭圖婭,今年五歲,西戎人,她的名字用楚話說就是“紅霞”的意思。

第三天,是小肉團的洗三日。

韓敬忠起了個大早,和昌哥兒一起將那對大紅燈籠掛在了大門兩邊。

張氏則領著峰哥兒,把昨天下剪好的紅紙窗花貼好。

“洗三”之日,通常隻有近親來賀,來客隻請了李家、裏正韓家、李四一家人。

昨日,韓家已經按照錢穩婆的要求,準備好挑臍的銀簪子、圍盆布、缸爐小米兒、金銀錁子等洗三的大件物品。

小件的還有鎖頭、秤坨、小鏡子之類的。

給小肉團洗澡用得是槐條蒲艾水,今天早上起來現熬的,一直溫在爐子上。

槐條、香蒲、艾葉是幾年夏天就曬幹備好的。

徐氏早早將祭神用的果子端出來,有染了胭脂的桂圓、生花生、栗子等。

還有一些其它糕點。

張氏還準備了紅絲線穿好的繡花針,小肉團出生的那日就放在酒盅裏,用香油泡著。

為了撈一把吉祥錢,錢穩婆早早就走路來到韓家。

一身深藍色的新衣,幹淨利落,帶著一對樣式簡單的銀耳圈。

一頭夾著銀絲的頭發梳得十分利落,隻帶著一個銀簪子。

李四家和韓裏正家送了一些油糕、“破邊”缸爐、雞蛋、紅糖等給李氏。

徐氏和外祖父則送些小囡囡穿的衣服、鞋、襪等作為禮品。

大楚王朝的習俗,送給產婦破邊缸爐是為了鎮壓福氣,免得福氣太大,衝撞了嬰兒。

洗三,講究先吃食,後洗浴。

今日,韓家做了炒菜麵作為主食來招待幾家人,俗稱“洗三麵”。

還有一些肉菜,是用昨天買回的那半邊肥豬肉做的,有紅燒肉、幹豇豆回鍋肉、蘿卜燉豬肉、白菜燴肉、梅幹菜扣肉、洋芋燜肉。

一共六個葷菜,沒有素菜。

因為炒菜麵裏放著白菜絲、土豆絲、蘿卜絲三種新鮮蔬菜,夠素了。

三種菜絲炒得脆生生的,色香味俱全。

韓敬忠親手和的麵,做出來的麵條很有嚼勁,配上白嫩嫩的菜絲,滴上幾滴香油,加上韓家秘製辣椒醬,味道香辣爽口。

坐席時,讓接生姥姥錢穩婆坐在正座上,當成上賓款待。

吃完飯後,張氏讓韓敬忠去將小肉團抱出來,啞巴婆子才來韓家,張氏還不放心讓她去抱小孫女。

今日,小囡囡被大紅牡丹喜被裹著,這才三天,眉眼已經長開了,粉嫩可愛。

錢穩婆接過小肉團,看著又變可愛的小千金,也止不住地喜歡。

這人啊,一旦上了年紀,就喜歡抱這種粉嫩嫩的小嬰兒。

她自己也有孫子孫女,要不是麵黃肌瘦,要不就是黑乎乎的,一點都沒有韓家的小千金可愛。

錢穩婆先用雞蛋往小肉團臉上滾滾,嘴裏還念念有詞,“雞蛋滾滾臉,臉似雞蛋皮兒,柳紅似白的,真正是愛人兒。”

接著,把小肉團用紅色布帶子捆好,用一棵大蔥往小肉團身上輕輕打三下,說道:“一打聰明(“聰”與“蔥”諧音),二打靈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