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前所述,在演播室這種麵積大而且高的室內,一旦出現著火點,單純使用頂裝探測器,很難在早期探測到並準確為火源點定位,因而極易延誤滅火時機,引發成火災事故。為了彌補單純使用頂裝煙感探測器的不足,應在室內加裝紅外線熱探測裝置,通過對溫度的探測來發現隱蔽的火源點。
人眼能夠感受到的可見光波長為0.38-0.78微米。通常將比0.78微米長的電磁波稱為紅外線。自然界中,一切物體都會輻射不同波長的紅外線,因此能夠利用特製的探測設備分別檢測出監控目標本身和背景之間的紅外線波長,從而可以得到不同的紅外圖像,這紅外圖像稱為熱圖像。
同一目標的熱圖像和可見光圖像是不同的,熱圖像是目標表麵溫度分布圖,或者說,紅外熱圖像是人眼不能直接看到的目標表麵溫度分布圖,隻有通過專門的設備才能轉換成人眼可以看到的、表徵目標表麵溫度分布的熱圖像。
自然界所有溫度在絕對零度(-273℃)以上的物體,都會發出紅外線,紅外線(或稱熱輻射)是自然界中存在最為廣泛的輻射。大氣、煙雲等吸收可見光和近紅外線,但是對3-5微米和8-14微米的紅外線卻是透明的。因此,這兩個波段被稱為紅外線的“大氣窗口”。我們利用這兩個窗口,可以在完全無光的狀態下,或是在煙雲密布的惡劣環境,能夠清晰地觀察到監控物體的熱狀態。正是由於這個特點,紅外熱成像技術已在防火監控係統中被廣泛的應用。
由於紅外熱成像儀是反映物體表麵溫度而成像的設備,因此可以作為有效的防火報警設備使用。
在麵積較大的室內演播室中,火災往往是由不明顯的隱火引發的,在大量的布景、道具和錄製設備中,用現有的傳統的感溫和感煙的普通探測方法,很難發現這種隱性火災苗頭。而紅外線的波長較長,特別是工作在8-14微米的熱成像探測裝置,穿透煙霧的能力較強,可以快速有效地發現這些隱火,並且可以準確判定火災的地點和範圍,透過煙霧發現著火點,做到早發現、早報警、早處置。
用紅外線還可以檢測各種電器裝置,可以用來探測電氣設備的不良接觸,對於所有可以直接看見的設備,紅外線可以確定所有連接點的熱隱患,如發現接頭鬆動或接觸不良,不平衡負荷、過載、過熱等隱患。對於那些由於屏蔽而無法直接看到的部分(如電源線中的金屬導線等),則可以根據其熱量傳導到外麵的部件上的情況來發現其熱隱患,還可探測到回路中是否有過載等。
物體熱輻射能量的大小直接和物體表麵的溫度相關,熱輻射的這個特點使人們可以利用它來對物體進行無接觸的溫度測量和熱狀態分析。
當用電量與電源線線徑不匹配,線徑過小或由於外力作用導致金屬導線變細時,將使導線電阻變大,使導線產生不正常的熱量。電線長期工作在這種熱環境中,必然引起絕緣層老化,最終可能導致短路,引發失火,是潛在的火災隱患。通過紅外線的探測,就可在熱圖像上提供準確、定量的溫度值,還可對故障產生的方式提供明顯而直觀的描述。
當探測到了電源線表麵溫度超過了電線絕緣的溫度額定值時,就可以提前采取更換電源線等預防措施,杜絕火災等重大事故的發生。
因此使用紅外線熱成像技術作為在演播室內使用的探測設備是彌補頂裝探測設備不足的較好的選擇。
綜上所述,在演播室中設置適用的防火探測裝置,就可以在出現隱蔽的火災苗頭時,提早發現,及時處置確保演播室在使用過程中的安全,從而保障廣播工作能正常有序的進行。
(作者單位:中國國際廣播電台技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