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秦人(2 / 2)

“你知道《桃花源記》嗎?”

“知道啊!我上初中時學過,還是要求背誦的,結果到現在也沒有忘……”等等,一提到《桃花源記》,田智元的腦子瞬間便發散開了,他的記憶力非常好用,初中高中時學過的那些課文全都記得很清楚,就是大學荒廢了四年後現在也能背誦出大多數。“自雲先世避秦時亂,率妻子邑人來此絕境,不複出焉”這幾句一下子又湧上了田智元的大腦,“瑾瑜先生,您是桃花源人吧?桃花源人是秦朝的時候避亂到桃花源的,如果不是六國遺民而是正統秦國人的話,一般都會自稱秦人的!”

這個發現讓田智元十分驚喜,他一直以為《桃花源記》隻是陶淵明編造的故事,但原文中最後提到的劉子驥卻是曆史上真實的人物,照這麼看來,《桃花源記》的故事可能是真實存在的,那個“武陵人”將這個故事如實的傳播出去,最後由陶淵明將這個故事寫成了《桃花源記》。最讓田智元高興的是,桃花源是和他所生活的世界是有關聯的,隻要找到了桃花源,也就能夠找到回到原時空的辦法,那個武陵人不就從桃花源回去了。

“瑾瑜先生幫我啊!我是從桃花源外那個世界……不,應該說是你們的祖先原先生活過的地方來的,您幫我回到那個世界吧!”

田智元滿懷希望的盯著高瑾瑜,但換來的卻是無奈的搖頭。“瑾瑜先生,你們一定有辦法的,當初舉族都能遷過來,後來也有那個武陵人進出過,為什麼我就不行了?”被澆了一盆冷水的田智元也顧不得什麼禮數,緊緊抓住高向東的肩膀,但被他輕輕一用力便掙脫了。

“桃花源人的祖先秦安的確是秦國人,在秦國一統天下後來到楚地任職。其時秦始皇為追求長生不死,廣攬天下方士尋找不死藥,其中一位方士搜尋到一塊七色奇石,據說是在一個雷電夜從天而降,便將之獻給始皇帝。奈何秦始皇前段時間剛見到一塊刻有‘始皇死而地分’的隕石,便對這塊同樣從天而降的石頭不敢興趣,甚至有些厭惡。這塊奇石最後竟被扔出了皇宮,輾轉反側流落到秦安手上。秦安對這塊奇石異常珍重,仔細研究後竟發現能通過這塊石頭召喚一道通往另外世界的門。就在秦安發現這個秘密後不久,始皇帝駕崩二世登基,‘楚雖三戶,亡秦必楚’,身處楚地的秦安感受到了秦王朝統治的飄搖,預見到接下來後的天下大亂,果斷帶領族人來到了這個世界,然後關閉了傳送門,平靜生活了四百年。到了晉朝太元年間,不知因為什麼原因,被關閉的傳送門竟然被重新激活,也就在這段時間,那個武陵捕魚人發現了藏在山洞裏的傳送門,並來到了這個世界。武陵人的來訪震驚了桃花源人,族裏的人對於武陵人的處理有著不同意見,有人主張保守秘密將武陵人殺人滅口,有人主張將武陵人安全送回。就在雙方激烈討論的同時,為了穩住武陵人,各家各戶輪流請他做客,也就在這段時間商討出了結果,以不泄露桃花源秘密為要求放走武陵人。放走武陵人後,整個桃花源出於對武陵人的不信任,以及被他所描述的亂世所嚇倒,實在不想卷入到那種‘白骨露於野,千裏無雞鳴’的亂世中去,經族中長老一直決定,將七色神石砸碎銷毀,從此根絕了後患,也斷絕了與原世界的來往。事實證明,那個武陵人果然不值得相信,離開桃花源後居然將之傳了出去,並稟告給了官方……”

“等一下,既然你們毀壞了傳送的七色神石,無法與原世界來往,那你們是怎麼知道這個武陵人出賣你們的?”田智元聽到這個故事後,心裏那個氣啊,如果不是那個多嘴的武陵人,自己也不至於流落至此,但高向東的最後一句讓他聽到一絲破綻,又燃起了一絲希望。

“這世界並不是隻有我們與原世界有聯係,這世界的土著也多次去過原世界,帶回來了很多東西,自然少不了原世界的書籍和資料。而從晉太元年間到現在,過去了將近兩千年,期間也有二三十個像你一樣的人,因為不知道的原因來到了這個世界,他們也有不少熟讀《桃花源記》的,我們自然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