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兒童家庭用藥時必須注意的事項是什麼?
氣溫驟降,樂樂得了感冒。
當天夜裏,樂樂發起了燒,而且高燒不退,體溫高達40℃。
可是吃了藥之後,還是不見效。
“物理降溫!”劉威說。
“怎麼降?”王瑩問。
“用酒精擦。”劉威說。
“對,我也聽說過,而且沒有藥物副作用。”王瑩附和道。
劉威和王瑩就試著給樂樂用酒精擦身體。擦了一遍又一遍,高燒卻不退,看著滿臉通紅、呼吸急促、時有抽搐的兒子,二人非常著急。情急之下,幹脆在溫水中加入酒精,全身擦洗。
擦完之後,王瑩一直盯著樂樂。
30分鍾後,樂樂出氣勻了,一摸腦袋,體溫降下來了,樂樂也漸漸地安靜了。
高燒退後,王瑩還是沒有睡意。
王瑩突然發現兒子麵部發青、口唇發紅、手腳冰涼、呼吸緩慢,怎麼也叫不醒。
王瑩嚇得急忙叫醒了劉威,兩人趕緊把樂樂送往了醫院。
經醫生檢查,樂樂體溫35℃,四肢冰涼、瞳孔縮小,被確診為酒精中毒,需住院觀察,中毒原因王瑩自認為是安全的酒精擦浴。
醫生告訴王瑩,酒精擦浴能降溫是不假,因為它可通過皮膚血管擴張,增強皮膚血管散熱能力,使體溫下降,緩解症狀。但兩人操作方法出了問題:第一,酒精擦浴濃度不能過高,一般是25%~50%,而他倆隻是簡單勾兌,沒有注意濃度;第二,對孩子酒精擦浴部位不能太大,應為前額、胸部、兩腋下、腹股溝及手足心等血管豐富的部位。而他倆是全身擦洗,這樣會使孩子體溫下降得過快,還可能會出現體溫過低導致皮膚丟失大量水分,引發脫水。還可能因酒精吸收過多,發生酒精中毒,導致昏迷。
以前王瑩總認為酒精擦浴不用服藥,比較安全,誰知道還有這麼多危害。
諸位,可得小心喲!
知識鏈接
陪著孩子健康地成長,每天都能看見孩子快樂健康的笑臉,是父母最大的心願。但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免不了會生病,每個家長都在擔心中和孩子共同麵臨考驗。為了孩子能盡快康複,家庭自行用藥的現象越來越普遍。由於對藥物知識的欠缺,家庭用藥存在著相當嚴重的隨意性和盲目性。其中,錯誤用藥常常會傷害兒童的健康。
為了孩子的安全與健康,家長們在給孩子用藥時一定要注意以下幾點:
第一,家長在患兒沒有得到明確診斷前,不要盲目用藥。如果馬上用藥,可能會掩蓋孩子的病情,影響醫生對孩子病情的診斷和正確的治療,還容易引起各種不良反應。
第二,家長不要任意給孩子吃成藥。因為成藥的成分及主治效果是一成不變的,很多時候無法對症下藥。例如,一般治感冒的藥既含有治咳的成分又有退燒的成分,如果孩子隻有咳嗽現象,服用了這樣的成藥之後,就把不需要的退燒成分也吃進了體內,這樣一來,不但不能針對症狀治療,還可能會影響孩子的健康。
第三,對於藥的用法用量要盡可能的精準。家長要嚴格控製藥品的使用時間、次數,還應精確計算每次的用量,不能擅作主張把劑量增加或減少。因為藥物的劑量是依每一個人的體重、年齡、性別實驗論證過的,根據排泄率及藥物的作用等條件而配方的,不可隨便更改,一旦超出劑量就容易引發中毒,而劑量過少則達不到治療效果,如果是1歲以下的嬰幼兒,最好以藥水為主,不但用量精確,寶寶也更易接受。
第四,要注意孩子用藥的時間。具體的使用時間最好經過醫師確認,是在飯前、飯後、兩餐間服用或頓服,例如,退燒藥平常可以不吃,有必要時才服用。雖然大部分嬰幼兒用藥對腸胃的傷害都很小,但要正確使用才能保證收到最好的療效,同時將藥物對寶寶身體的影響降到最低程度。
第五,盡量不混合用藥,有些藥物一起用會對身體產生極大的副作用,如果必須同時服用,家長應谘詢清楚是否需要錯開時間。同時家長們應注意不要將將牛奶和藥一起混合給寶寶服用,因為有些藥物與乳製品相結合後會導致藥效降低。此外葡萄汁也會讓藥物的劑量相對變高,不建議把藥物加入果汁中給寶寶食用。
第六,要照處方的指示正確掌握服藥方法。如藥水、糖漿用前要搖勻;有些顆粒狀藥物需要溫水衝服;有些藥物如膠囊、腸溶片等,家長一定不能研碎給孩子衝服等。所有不科學的服藥方法,都會影響藥物療效,增加藥物的副作用。因此,家長應嚴格按照醫囑給孩子用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