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本書的寫作醞釀已久。2007年懷著孩子的時候,每次的胎動總讓我欣喜不已,同時也深深意識到傳播的無比神奇,寫作《兒童傳播學》的念頭悄然萌生。之後孩子出生,一路陪伴孩子成長,孩子生活中的傳播學現象、傳播學問題層出不窮,於是我的寫作意願愈來愈強烈。我一邊養育孩子,一邊積累資料,直到去年,我獲準到浙江師範大學杭州幼兒師範學院訪學一年。對我來說,這是夢寐以求的事情,因為我終於有機會係統地學習兒童學相關理論與知識,我的寫作夢想變得不再遙遠,訪學經曆使我的寫作進程由此駛入了快速道。
所以,如今書稿付梓之際,我要感謝自己所在單位杭州電子科技大學以及所處學院的領導,尤其是王強院長和王鬆係主任,如果沒有他們的理解和支持,我是無法實現訪學並且開展寫作工作的。
我要特別感謝杭州幼兒師範學院院長秦金亮教授,感謝他願意接納我訪學,並給予我悉心的指導和莫大的幫助。秦教授的學識修養與人格魅力讓我敬佩,訪學期間給予我的支持和鼓勵,讓我沒齒難忘。
在杭州幼兒師範學院,我有幸結識了王春燕、呂蘋、甘劍梅、盧英俊、趙一侖、陳冠杏、陳德枝等專家學者,他們對於我的研究給予了無私的幫助,在此深表謝意。
我還要感謝浙江省高校師資培訓中心鄭曉紅女士在我訪學期間給予的支持。在書稿撰寫、出版過程中,還得到鮑嫻、蔣小花等同事的關心,在此一並感謝。
另外,我還要感謝我的父母和丈夫,沒有他們無怨無悔的付出,就沒有我心無旁騖的安心寫作。
我要特別謝謝我的兒子,他一直是我寫作的源泉和動力。我由衷地體會到:陪伴孩子、研究孩子的時光是我一生中最美的時光。
感謝浙江省教育廳、浙江省社會科學界聯合會對於本研究的立項支持。
感謝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的精心編輯和及時出版。
最後,向本書參考文獻的所有作者謹致謝忱。
由於時間緊迫、水平有限,這本拙作肯定存在著不足之處,在此懇請各位老師以及同行寬宥指正。
上官海青
2014年5月於杭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