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1章 解放思想、獨立思考、研究問題、總結經驗(1 / 1)

(1980年9月8日)

研究班是在黨的十一屆三中全會提出工作著重點轉移以後,針對各級經濟工作領導同誌科學管理水平比較低,企業管理不適應現代化建設要求的情況而開辦的。到現在已經辦了六期,有722位同誌參加了學習,其中工交係統473人,工會係統182人,其他部門67人。開始辦研究班時一無教師,二無教材,三無校舍,四無經驗。第一、二期的辦學地點是“打遊擊”,到第三期才和全國總工會合辦,工作才逐漸走上正軌。研究班能取得今天的成績,是同各方麵的大力支持分不開的。

據統計,參加過前六期研究班學習的,在省、自治區、直轄市經委主任、副主任中有50%,在工業城市經委主任、副主任中有24%,在省、自治區、直轄市工會主席、副主席中有41%,在各工業城市工會主席、副主席中有18%。由此可見,還有一半或大半的同誌未參加學習。參加這個層次學習的同誌其特點是:老同誌多,年紀大一些;老工交、老工會多。一方麵,他們實際工作經驗多一些,工作擔子重,抽出來學習比較困難;另一方麵,他們經驗雖多,理論少一些,有些同誌文化水平也低一些。因此,要下決心把這些同誌抽出來參加學習,提高他們的理論水平,以便更好地適應四化建設的要求。同時,也要選拔一批年輕的同誌到研究班來學習,學習後擔負更重要的工作。為此,對研究班今後工作提出以下四條意見:

第一,繼續堅持把解放思想放在首位。不僅要堅持“三不主義”,而且要不劃禁區,在討論中也不強求一致。這樣更便於大家大膽去思考,大膽去創新,大膽提出改革的意見。

第二,繼續堅持學以致用。著重研究當前經濟工作中亟須解決的實際問題。研究班的學習內容,要體現貫徹黨中央的方針、政策和研究工交部門的中心工作。

第三,繼續爭取各方支持,充分發揮“社會教師”的作用。在教學的安排上,既要“因人施教”,也要“因題擇師”。探討理論問題請專家,分析形勢講政策請有關領導,係統學習管理知識請教師。這樣做,既可以發揮各方麵的積極性,又可以提高教學水平。

第四,教學方法要生動活潑,講求實效。要搞好講課、交流、自學、討論、參觀、總結等環節。講課是教學的主導環節,要安排適當。自學是發揚學員內因作用的重要一環,要根據學員的特點做出適當的安排。同時,還要有一定的討論時間,以便學員之間交流經驗、互相啟發。至於現場參觀,這是感性教學,是對講課的補充,不宜太多,因為辦研究班畢竟和開經驗交流會不同。當然,最後還要有總結,這也要適當安排。總之,隻要這幾個環節運用得好,安排得當,就會取得好的效果。

至於第七期研究班的任務,仍然要繼續堅持“解放思想,獨立思考,研究問題,總結經驗”的方針,也就是堅持實事求是的思想路線,堅持實踐是檢驗真理唯一標準的觀點,堅持理論聯係實際的學風。這期研究班的學習內容,在總結過去經驗的基礎上,提出了三個單元:第一單元內容是研究社會主義經濟理論與政策;第二單元內容是研究工業經濟管理的問題;第三單元內容是研究企業管理的問題。